皮下脂肪瘤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中医外科局部辩证之辨肿块和结节 [复制链接]

1#

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一)肿块

1、大小

一般以厘米为测量单位,测量其大小可作为记录肿块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选择具体测量方法时,要注意肿块覆盖物的厚度,特别是哑铃状及其他形状的肿块,体表所见虽小,体内的部分却很大。有些囊性变或出血性肿块随时间变化而增大,要随时观察其大小。B超测量可准确提示其有意义的数值。

2、形态

常见的肿块形态特征有扁平、扁圆、圆球、卵圆、索条状、分叶状及不规则形态等。表面是否光滑可协助判断其性质,良性肿瘤因其有完整包膜,触诊时多表面光滑;而恶性肿瘤多无包膜,所以表面多粗糙,高低不平,且形状不一。

3、质地

从肿块质地的软硬可判断其不同性质。如骨瘤或恶性肿瘤质地坚硬如石;脂肪瘤则柔软如馒;囊性肿块按之柔软。但若囊性病变囊内张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触诊也很硬韧。临证时注意这些辨证要点,则不难鉴别。

4.活动度

根据肿块活动度一般可确定肿块的位置或性质。如皮内肿块可随皮肤提起,推移肿块可见皮肤受牵扯;皮下肿块用手推之能在皮下移动,无牵拉感。总的原则是良性肿块活动度好,恶性肿块活动度较差。但是,有的肿块不活动或活动度极小,却不一定是恶性。如皮样囊肿,由于它镶嵌在颅骨上,致颅骨成凹,推之难移。

5.位置

有些肿块特别需要确定其生长的位置,以决定其性质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蔓状血管瘤看似位于体表,却多呈哑铃状,很可能外小内大,深层部分可以延伸到人体的骨间隙或内脏间隙,如术前诊断不清,术中往往措手不及;肌肉层或肌腱处肿块可随肌肉收缩掩没或显露,如腱鞘囊肿、腘窝囊肿等。遇到平卧位触摸不清或腹部比较深在的不易判断的肿块,检查时应选择不同体位,可让病人平卧位抬头,这时腹肌紧张,如可清楚地触及肿块,说明肿块位于腹壁;若肿块消失,说明肿块位于腹肌之下或腹腔内。另外,对某些肿块则需要借助仪器检查。

6.界限

指肿块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一般认为非炎症性、良性肿块常有明显界限;而恶性肿块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融合,无明显界限。炎性肿块或良性肿块合并感染,或良性肿块发生恶性变时,均可由边界清楚演变为边界不清,临证中应综合分析,予以鉴别。

7.疼痛

一般肿块多无疼痛,恶性肿块初期也很少疼痛;只有当肿块合并感染,或良性肿瘤出现挤压症状,或恶性肿瘤中、晚期出现破溃或压迫周围组织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8.内容物

由于肿块来源及形成或组织结构的区别,肿块内可有不同的内容物。如某些肉瘿(甲状腺囊肿)含淡黄色或咖啡色液体;水瘤(淋巴管瘤)为无色透明液体;胶瘤(腱鞘囊肿)为淡黄色黏冻状液体;结核性脓肿内容物稀薄暗淡并夹有败絮样物质;脂瘤(皮脂腺囊肿)内含灰白色豆腐渣样物质。为了明确内容物的性质,有时需针吸穿刺或手术活检证实。

(二)结节

结节是相对肿块而言,大者为肿块,小者为结节。其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等局限性隆起,亦可相互融合成片或相连成串,亦有发于皮下,不易察觉,用手才能触及。结节疼痛多伴有感染。生长缓慢、不红无肿的结节,多考虑良性结节;对不明原因增长较快的结节,应尽快手术治疗,必要时应做病理检查。由于发生部位及形态不同,成因及转归各异,特别需要仔细辨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