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持续走高的电池金属价格可能会减缓全球脱碳 [复制链接]

1#

不断上涨的金属价格可能会促使电动汽车和电池储存系统涨价,从而减慢世界向清洁能源的过渡的速度。

许多国家致力于交通和能源部门电气化,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实现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降低电池的价格,但电池中使用的关键矿物(包括锂、镍和钴)的价格今年已大幅上涨,这主要是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的供应链受限、新的需求激增、缺乏新的采矿项目等原因。业内专家表示,这些金属价格上涨可能会推高电池成本,并对推出廉价汽车和储能系统的计划造成冲击。

MetalMiner的创始人StuartBurns表示:“从短期来看,金属价格的上涨将真正阻碍电池制造商继续降低终端用户和设备制造商成本的能力,并会在中短期内减缓电动汽车的普及。”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原材料占电池总成本的大部分,在50%到70%之间,电池组或单个电池组可能占电动汽车总成本的30%或更多。根据BenchmarkMineralIntelligence数据,在年至年间,某些锂离子电池(制造电动汽车最昂贵的部分)的成本下降了近三分之二,从美元/千瓦时降至美元/千瓦时,这对电动汽车制造商是有利的。

但这些电池的原料价格在年一直在上涨。根据SPGlobalMarketIntelligence8月31日的最新数据显示,碳酸锂CIF亚洲价格同比上涨48.5%。SPGlobal分析师预测,锂的价格将在年的接下来的时间继续保持高位,今年将上涨33%,然后在年从高位小幅下跌4%。与此同时,伦敦金属交易所镍现货价格在过去一年中飙升27.7%,伦敦金属交易所钴现货价格也同比上涨51.9%。

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受限加剧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劳动力的挑战和对采矿业环境影响的日益严格的审查也影响了矿产商对原材料充足供应的能力。BenchmarkMineralIntelligence的一项分析显示,与化学聚氯乙烯等鲜为人知的电池材料相关的额外费用提高也导致电池整体价格升温。在原材料成本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非常具有挑战性。

尽管矿业公司预计电池原材料价格会很高,但他们目前也不打算开发新的相关矿业项目,这也给汽车和电池制造商增加了压力。

SPGlobal在6月30日的一份报告显示,因为矿业公司自年以来采取了更为谨慎和保守的方式来增加其资产组合,目前并没有看到勘探预算重回近十年前的高点。由于矿业公司这种规避风险的态度,近年来勘探预算下降,随着某些商品的中期需求扩大,可能就会威胁到未来的供应。

如果没有资金投入相关的新的矿业项目,就不太可能有足够的电池原材料来满足电动汽车飞速增长的需求。根据SPGlobal数据,预计年的电动汽车销量将比去年翻一番,达到创纪录的万辆。

国际能源署(IEA)在今年5月5日的一份报告中总结说,电池价格的提高可能对清洁能源转型和相关行业实现降低成本目标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锂或镍价格翻番将导致电池成本增加6%。

原材料价格上涨还可能减缓电网脱碳,因为电网公司可能不得不延长化石燃料来发电的运营时间。

稳定的供应链对于及时实现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电力市场的储能系统供应商在今年也感受到了电池价格上涨和产品短缺的压力,钢铁、电子产品和航运价格也不断上涨,而所有这些通胀压力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今年小型和大型储能系统的开发商已经无法跟上持续强劲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动汽车也需要电池。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特斯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克在7月表示,特斯拉在存储方面存在“大量未满足的需求”,因为公司要优先考虑将电池用于其主要电动汽车业务,储能行业在短期内的供应将面临起起落落的境况。

新冠病毒引起的供应链限制,例如高价,可能只会对向清洁能源的过渡的项目产生短期影响。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的主管HareshKamath表示,高材料成本或其他供应链限制将鼓励储能制造商加快技术进步以缓解供应瓶颈。在未来几年内,仍有相当多的制造工艺成本可能会降低。

关于材料供应成本的上升是否会吞噬其中的一些收益的问题在目前看来不会存在,这是因为许多制造商正在展望未来并试图确保他们的供应链井然有序。

同时,未来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在现有电池技术价格高昂的情况下寻求新型电池化学物质或替代材料。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承诺,到年将投入亿美元用于电池研究,并寻求将电池成本降低至少30%的方法。排名第二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公司宣布了一项计划,将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逐步降低50%。

尽管大多数制造商在短期内难以控制原材料价格,但许多制造商将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的其他环节进行削减成本和创新来减轻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此外,拥有长期原材料供应合同的制造商也可以在短期内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

注:

1、本文内容和图片来自SPGlobalMarketIntelligence。

2、本文不构成任何出售或购买文中所述证券或项目的邀约或邀请。

3、本文不包含或暗示任何旨在影响您的财务决策的建议或意见,包括关于任何特定证券、证券组合、交易或投资策略的建议或意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