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四月HIFIMAN正式发布极具战略意义的HYMALAYADAC芯片之后,搭载该运放芯片的HIFIMAN机型也陆续上市。之前我们已经详细剖析了HMR无损蓝牙播放器和BlueMiniR2R蓝牙模块,接下来的大菜HIFIMANHM微型R2RDAC耳放也该摆上桌面了。
我们之所以把HM称之为“大菜”,并不是指它有多么昂贵,而是指它本身的市场价值和品牌端价值值得浓墨一书。实际上,元的价格对于这样一颗(对,我们用了“颗”这个单位)非常小巧且精致的R2R架构金属耳放,真不算贵,即便是搭配旗舰级的REPRO有源耳机(原旗舰级拓扑振膜耳塞RE的升级版)也才定位于“万元级别随身套装”。但是,若考虑到HM所具备的自研DAC(且超小型化处理),其特立独行的战术意义就占得尤其难得了——从这个角度也能说明,有自己的DAC是一件多么有竞争力和话语权的事,可以更加从容地对自有产品线进行配搭和定价。
实际上,HIFIMAN一直非常笃定自己的产品开发原则,“找准了目标用户的需求的好产品,总是不会面面俱到般尽善尽美,但我们对于一套完整的前后端系统的要求,就是在每个环节做的力所能及的极限。”加之边仿博士经常玩心大起,在如今“惟芯主义”盛行的时代搞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存在,完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况且现在HIFIMAN有了自己的DAC芯片,那一份“充满底气的傲娇”自是难得。
与同样“小身材大能量”的BlueminiR2R蓝牙模块不同,HM所承载的是如今更加流行的“小尾巴”玩法——准确说,它的作用是为更广泛的手机应用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复原音频质感”,这种区别于传统“砖机爱好者”的存在,恰恰是如今HIFIMAN差异化市场竞争的具象表现。一方面,这种倾向纯粹发烧级体验的“助推器”被赋予了极致便携的元素;另一方面,更加开放地兼容各种后端,让传统后端继续发挥甚至超越本身的表现,也让此类物件能够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这里还有一位主角,那就是REPRO先进有源旗舰入耳式耳机。作为动圈王者RE的继任者,REPRO的现世同样让人惊叹,即便没有HM的搭配,它也依然是圈内炙手可热的话题焦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这“小尾巴”和“金丝线”如何撩拨心弦。
也许,这是一段传奇的开始
我们强调过很多次,对待“音乐倾听”这件事,在器材方面我们传统的认真的甚至“矫情”的态度是:挑前端(比如砖机或者耳放)素质、音源输出是数字方式还是模拟方式、挑线材素质,甚至连输出独立功放(如果有的话)的供电线路都挑剔得无以复加。但我们一直都说,如果并非资深机友,也不必真的在这些事情上过于纠结。轻便、易于驱动、可玩性强、兼容性好,这才是音乐体验的本质,“烧器材”背离初衷真的没意思。
HIFIMAN在这个市场沉淀这么多年,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超微型R2RDAC耳放HM,它是真的“很微型”。作为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最小尺寸R2RDAC耳放,HM整体可谓直接融入耳机线中,三根手指拿捏之下,30g不到的重量,这也是我们前文把它称为“颗”的原因。而正是这“颗”小玩意儿,会让手机的音乐回放体验产生颠覆性的进化。
我们知道,除了极少数有独立运放的手机,绝大多数手机对于音频的处理都是借助整体处理器平台算力来实现,虽然在普通用户耳朵里,效果并不差(渲染的味道很浓),但对于玩家来说,手机直推的底噪、声音寡淡,均衡性差等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这些年,各种“小尾巴”(解码耳放线)的出现就是为了尽可能解决这问题,包括魅族在内的手机厂商也有自己品牌的相关产品推出。
但很显然,R2R架构的DAC,让HM成为完全不同的存在,可谓云泥之别。更重要的是,HM不是单纯通过增加推力来实现音场营造的耳放,它的优势在于极力减少数码渲染味,让声音被还原为高品质音源应有的质感,并展现出更强的声音张力(特别是声场、高频动态、人声密度)。
另外就是功耗的问题。之前我们在报道HYMALAYADAC的专题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不用过多费墨。总之,这HYMALAYADAC对比AK、ES甚至PCM之类,低功耗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这种优势是巨大和可感知的,属于碾压级的存在。实际上,过去我们用手机来自连耳放的话,要么就是推力与耗电同步,手机吃不消,要么就干脆推不动,空有一身本领。
HM得益于HYMALAYADAC的低功耗,基本上能够实现常规解码耳放线的功耗水平,是目前一个决定性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功耗的出色表现,甚至能为HIFIMAN赢得一段新的传奇,而这传奇就始于HM。
当然,Type-C接口可以兼容市面上的主流手机与播放器,虽然没有Lightning接口的版本,但业内流传很久“iPhone也会采用Type-C”的说法,反而不用HIFIMAN来操心了。
那么,HM更大的价值在哪里?答案很简单,它能够让市面上绝大多数(只要是Type-C接口)的智能手机实现对于音乐解析能力的量级提升。实际上,就算不搭载REPRO这个水准的耳机,我们也能通过HM找到属于自己的音场满足感。所以,我们把HM称之为撩人心弦的“小尾巴”,也正是力证了HIFIMAN不走寻常路的底气。可以大胆地说一句,在HM面前,现售的几乎所有便携性耳放,都失去了从容不迫地使用“便携”这个词的资格。
拓扑技术振膜的新巅峰在于细节进化
现在介绍另一位主角:传说中的金耳朵必备良器,动圈耳机的代表作品,拓扑振膜的科技写实存在,HIFIMANRE的继任者——HIFIMANREPRO。
从外观来说,我们一眼分辨两代RE的区别说不易也不易,说容易也容易。两者外观区别不大,但对于熟悉RE的人来说,一眼看出PRO版本还是能够做到的。简单来说,就是腔体外围的线条处理更加具有人体工学特质,R角的处理比前作更加圆润(见图例)。同时,黑色覆盖件的材质,PRO版本采用了CNC航空铝材,比之前的ABS塑料更有档次感。总之,REPRO与RE一样,造型辨识度即便在HIFIMAN自家的产品线中也很有个性,相比市面上同类产品,它的硬朗阳刚还蕴含一丝古典韵味。事实上,这种古典韵味不仅来自于其腔体造型,一定程度上也受于黄铜这种很有历史质感的材质的影响。
同为9.2mm动圈,在产品基本参数上,REPRO的灵敏度与RE一致,为dB,频率响应范围则收到了20Hz-20kHz。
当年,拓扑振膜源自边仿博士对于“不同纳米材料结构不同,材料特点也不尽相同”这一特性的认识所受的启发——不同的耳机振膜表面结构自然会对声音产生不同的影像。这如同为改善、“驯服”音质打开了一扇窗。通过反复的实验,HIFIMAN逐渐掌握的不同结构所带来的具体声音特性,并通过在振膜表面添加纳米镀层,同时根据需要来设计特殊的几何构型、调整镀膜的配方和厚度,获得所需的音色表现。
其所带的直接优势在于,能够很好的避免传统动铁耳机的失真,同时弥补传统动圈耳机分割振动所带来的频响失真问题,使之成为更为理想的动圈耳机。之前我们就说过,“RE相对而言还有些浅尝则之,RE则就是这一技术当前最高水平发挥的代表之作”,如今看来,REPRO的确很难有大步伐的提升,因为RE做得太极致了。“抠细节”是REPRO的一个进化方向,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REPRO与HM搭配的客观必然性。
听感,才是本源之理
在正式进入到听感部分之前,我想先来阐明一个问题——为何要用REPRO和HM来组合搭配。在我看来,对于一款万元级的发烧耳塞而言,卓越的音质更应该是一种基本素质,而绝不应当是它所带给你体验的全部。
因此,更多的去体会产品在音质以外所能带来的愉悦,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体验。而这种愉悦,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便携的要求就是其载体。虽然REPRO绝不会仅仅“委身”于HM这条“强悍的小尾巴”,它能够有更宽泛的发挥空间,但不得不说,配合HM也是一件趣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购入这一套组合,就已经能够满足自己的耳朵了。
听感体验环节,除了“小尾巴”和“金丝线”的组合,我们的音源端使用的是OPPOFindX3Pro手机,年度旗舰但没有独立音频处理芯片,符合本篇需求。音源,为了更贴合实际场景和大众习惯,我们选择的QQ音乐里的会员高码率音频,各种类型都有涉及。
首先是古典音乐,不论各位之前是否有听古典音乐的兴趣,但凡有幸拥有、哪怕短暂拥有此种级别的产品,我都固执地认为一定应当去用心感受一下这一环节。在REPRO上,其对古典音乐中最为明显的声音空间感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即便是一个没有相关试听经验的听者,也很容易从中感受到音乐的舞台深度和广度,并且一定会非常惊讶——如此小的发音单元置于耳中,竟然会给人置身于远大于身处房间的宽敞空间的感觉。
要知道,这可绝对没有丝毫大众用户较为熟悉的各类3D音效所营造效果的虚假感。这其中,你尤其能够感受到大提琴音色的甜美,要知道由于相对而言乐队中的小提琴因为音色频率的缘故会更加“抓耳”,若是一副素质不够高的耳机,大提琴的这部分的表现通常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
进一步细细体会,REPRO的声音特点在于高频的延伸感很好,HM的场放营造感也很到位。声音的细节保留属于那类比较容易给听者带来“空灵感”的耳机,也有一同试听的编辑认为,从REPRO中能够感受出“脱箱感”,这音场宽、细节多的表现与之前RE基本一致。
和那些动辄就需要一个强劲的推力的发烧级耳机最大的不同就是,既然REPRO+HM的组合强调随身性,在保持最大声音细节的前提下,尽自己最大可能地降低对于输出设备的要求。这一点,之前HIFIMAN已经有多款易推的耳机很好地完成了。比如,在听传统摇滚音乐时,它一般不会像现代摇滚那样做过多的动态压缩,并不会猛烈得过分。所以,我们试试周深的《与光同尘》(是SQ无损),通过手机输出可以听到更多一些难能可贵的高频细节。要知道,这种细节以往只有无损或者更高码率的文件才能表现出来,对手机的高频其实是不用指望的。
在这套系统上,高音的响应稍微的软化了——无论是喇叭还是耳机,一些难于表达的细节都有呈现,要知道之前很多设备如果用功放的均衡拉升强行高音,那会变得很刺耳。REPRO+HM的组合完成度很好。
以前,RE的中低频的弱音细节很好,有很难得的连贯感和分辨率,但整体稍微缺少能量感。这次“截然不同”的“金线小尾巴”组合强调的是更具扩散性的弱音细节,声音偏轻盈,举重若轻,有点类似静电耳机的错觉。
所以我们说,柔和一些的素材更适合这套组合,味道甚至有点像之前的ANANDA,能更多地表现唱片的细节与品质。无论是ValerieJoyce那张经典爵士风《ButBeautiful》,还是谭咏麟现场版的《定风波》,声音都是那样扎实丰富,高音拉伸连续,没有一丝抖动——尤其是谭校长收声的颤音,简直完美,实在让人过耳不忘。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HM不掺杂数码味道的后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而REPRO的拓扑振膜恰恰如豪车的空气悬架,能够非常好的过滤掉模拟信号中传递过来的“颠簸”,用极佳的声场和各频率响应的保真度及连贯性,带来“舒适”的听感。说得更朴实一点:这套组合完全不挑手机,它们自己就能完成“随身音乐厅”的使命。
EF点评
HIFIMANHM本身的搭配宽容度非常大,便携性与美学设计达成了一种有序的平衡,基本上没有留遗憾。还是那句话,HM对于音频的提升处理和频场营造,在R2R架构的HYMALAYADAC加持下,根本不属于我们“津津乐道”的理由,因为那本身就是它应该实现的事情。正如你明知道今天的晚宴是在驻京川办吃,就根本不担心川菜正宗与否,一个道理。
我们认为,HM与BlueminiR2R一样,对未来个人随身音乐体验的硬件发展趋势会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它把R2R微型化架构的所有优势都诠释得很完美,让前不久颇受欢迎的解码耳放线相形见绌(当然了,前者的价格要高得多,如果各位非要强调“一分钱一分货”那肯定是没错的,但我们的结论是基于纯粹体验质感和高阶获知感来得出)。
另外,REPRO耳机虽然依旧昂贵,但HIFIMAN的“换购玩法”已入化境。各位老饕如果有之前的RE金版(当初的官方零售价是12元),那么只需要加元就能得到REPRO+HM的组合(这组合直接购买是13元,由此可见这几年下来,整体售价是往更亲民的方向在走),这一招的杀伤力的确很强。不过对于“还未上车”的新用户,我们的建议还是先单独玩玩HM增加一下体验感和熟悉感,毕竟它也足够让各位手里的老耳机焕发第二春。
总之,REPRO+HM这套组合确实属于目前国产精品的极致。换个角度来说,这套组合特别符合不少发烧听友“解毒”的要求,它们能让直插移动设备作为前端的梦想成为现实,毕竟轻量化的通勤体验和随时可感知的便利性才是未来的方向,很少有人会为了听歌而把自己搞得“满身尽带大砖机”。最后提醒各位一句,REPRO是好东西,无论有没有HM,它都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