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户外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徒步、骑行、汽车自驾、航空运动等项目串联景区景点、度假区。徒步旅游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徒步旅游成为消费新亮点
徒步旅游是广受欢迎的休闲旅游活动。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徒步旅游发展较晚,还不太成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长,户外徒步正成为旅游消费的新增长点。一方面,以徒步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借助其在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受到各年龄段旅游者的青睐。另一方面,随着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提升,单纯的观光式、体能式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体验美好生活的需要,学习户外运动技巧、锻炼个人意志品质的技能型旅游成为旅游消费新亮点。
受疫情影响远途旅游受阻,近郊短途旅游成为人们周末及假期的主要出游方式,徒步、登山、露营等休闲方式快速发展。携程数据显示,轻徒步线路广受追捧,年国庆期间,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周边户外旅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和70%。中国徒步网等发布的《中国徒步旅游发展报告()》认为,我国徒步旅游正在向场景化、智慧化和融合化的方向发展。此外,“都市户外”风潮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年以来,包括徒步旅游用品在内的户外用品行业营收规模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有关研究机构预测到年将突破.6亿元。《规划》提出,到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我国徒步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二、我国徒步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徒步旅游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供给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徒步旅游多样化的动机和需求也对供给端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正视户外旅游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释放户外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成为推动新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体而言,我国徒步旅游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徒步道总量和类型少、产品体系有待完善。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我国健身步道共10.59万个,总长度26.34万公里。虽然总量上看,我国的健身步道呈现持续上涨趋势,但其质量相较于徒步旅游发达国家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我国步道类型还是以城市健身步道为主,而且很多健身步道还是复用而非专用,与国外多样化的步道系统相比还有差距;另一方面,国外步道建设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标准和科学的难度划分系统,国家风景步道、国家休闲步道、国家史迹步道以及连接与辅助步道,彼此链接、相互补充,对我国徒步旅游发展和步道设计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徒步旅游者缺乏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徒步旅游在我国一直属于小众旅游方式。近些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参与到轻徒步运动中的游客数量增长较快,但徒步者专业化水平较低,徒步旅游团领队、救援等专业人才也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会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徒步旅游者缺乏专业知识,安全意识较差,不能准确识别徒步线路中存在的风险,徒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加之很多徒步旅游者没有购买旅游保险的习惯,徒步旅游的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另一方面,虽然徒步旅游一般被看作是生态友好的旅游方式,但由于缺乏生态教育和有效引导,我国不少徒步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一些网红徒步线路垃圾成堆、废弃饮料瓶和塑料袋随处可见,环保问题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