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元昭化筑牢人才集聚新高地争当新城建设排 [复制链接]

1#

“‘双11’期间,我们线下在四川图书大厦开设了展厅,主要展出竹笋、泡酸菜等‘蜀道原乡’产品,现场签订销售订单万元,线上通过电商平台成交27.3万元……”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广元市昭化区“葭萌英才”电商精英服务团副团长周俊英说,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拓展国内经销体系,重视线上宣传。同时,稳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市场,扩大加拿大、迪拜等国际市场。

拼经济、搞建设,高素质人才是支撑。近年来,昭化区立足“四城新区”建设需要,大力推进高端人才培育、青年人才引进、技能人才突破等工作,努力打造人才发展新优势、新生态。

打好招才引智组合拳

点燃高质量发展“智慧引擎”

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名单,四川柏林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琳义榜上有名。

谭琳义是昭化区从浙江省拱墅区回引的企业家,他联合香港元昇集团返乡组建柏林湖旅游开发公司,在昭化成功打造樱花谷、且慢·帐篷里酒店等旅游项目。截至今年10月,柏林古镇共接待游客人次,实现营业收入.万元。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昭化区紧盯东部人才资源优势、智力优势、技术优势,深入实施“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计划,为加快推进“四城新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我们紧扣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借助驻外流动人才*委、商会等驻外机构,通过全覆盖摸排在外优秀人才、定期举办共叙乡情人才座谈会、开展投资考察行动等方式,招引40名昭化籍企业家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发展。”昭化区人社局干部蔡超介绍。

昭化区抽调组织、人社等25个部门分管领导、*工干部组建12个引才小分队,先后到成都、浙江等地“一站式”柔性引进余名专家教授来昭开展家具产业、中药材种植等重点项目技术攻关、科研指导,破解产业发展等难题76个,引进拱墅企业浙江信德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拱·昭林下生态循环示范园”。

“‘为*之要,惟在得人。’有了优秀的人才,一个地方的发展将势不可挡。建设昭化,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昭化不是希望人才按百分比的增长,而是希望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昭化区委书记刘自强在人才招引专场推介会上一语中的。

紧缺人才补齐培养、专业人才对口培养、青年人才加快培养……年以来,该区不断加强与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人才合作,开展“一站式”引才活动5场,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余名。

此外,该区设立“人才客栈”,配置人才公寓余套,实现专家人才“拎包入住”。据悉,年以来,昭化区统筹财*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育等人才服务专项基金达0余万元。

完善干部管理体系

激活人才队伍“源头活水”

“完善的体制机制、良好的人才环境、合理的评价导向等是激发人才活力的基础,也是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关键。”昭化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苟元林直言,环境好,人才兴。唯有充分惜才爱才,方能让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活力迸发,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昭化区加大职称评聘改革力度,推动职称评审、职业资格考试等*策向基层一线倾斜,事业单位高级、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分别提高10%、20%。

得益于良好的职级晋升*策,苟元林、李友明等余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享受了改革红利。

在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上,该区通过前期统筹谋划、创新工作机制和竞聘量化等举措,稳妥推进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充分激发事业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截至目前,按照首批次“应晋尽晋”原则,符合晋升基本条件人数占比达%。

“通过晋升一批表现优秀的干部,让职级晋升成为激励干部的‘风向标’,全区形成‘干事有动力、晋升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的良好局面。”昭化区民*局管理干部胡可说。

昭化区准确把握干部等级晋升制度的择优性,把一线实绩作为晋升的重要标尺,对在疫情防控、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等主战场中业绩突出的干部,只要符合晋升基本资格条件的,全部纳入“首批次”晋升,实现首批次名干部“应晋尽晋”目标。

走好技能人才培养“长征路”

赋能乡村振兴

施基肥、清园、防冻……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猕猴桃树进入落叶期,及时做好冬管工作,是保证果树安全越冬及来年丰产丰收的关键。

目前,全区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高达80%以上,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绿色食品生产达到%……猕猴桃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人才效益的有效发挥。

产业崛起,人才为基。近年来,昭化区瞄准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全面实施“五个一批”技能人才开发计划,即“培训一批、选拔一批、传带一批、自用一批、输转一批”,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通过工作室的传帮带,一批批技能人才相继脱颖而出。

“天府农业大师”冯木兴研究员主持的猕猴桃抗风大棚搭建和避雨栽培配套技术研究课题有效解决了溃疡病防治难题,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区推广余亩,成效明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区围绕现代农业“5+3”产业体系,不断建强农业产业“人才链”,建立精深加工、农技推广等服务清单10类,依托王家贡米产业技术研究所等平台,培养技术能手、乡土人才余名,不断建强乡村振兴“硬核队伍”。

引才聚智促发展。该区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大力实施“葭萌英才”培育工程,组建“葭萌英才”服务团队、产业科技特派团等15个,围绕“产业链”建强“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为“四城新区,诗意昭化”提供坚强人才保障,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王菲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