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所有焦作人一定要重视明明很饿却食难下 [复制链接]

1#

7月31日(星期五):多云到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偏东风2级~3级,23℃~32℃

8月1日(星期六):多云,偏东风2级~3级,23℃~34℃

近日,

浙江大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季峰主任医师,

和一条“小狗”杠上了。

原来,

这条“小狗”,

竟长在了一名壮小伙的食管壁上……

为了取出这条“小狗”,

还小伙一个健康身体,

医生也是“拼了”。

这,

到底怎么回事?

赶紧跟随小编来看看~

//

食物“难以下咽”

原来是TA在暗暗作祟

//

浙江绍兴人小夏(化名)今年34岁,他身材健硕,精神头很足。就在一年前,小夏逐渐感到身体的异样,每次吃东西,都会有哽咽感,弄得自己很不舒服。

小夏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并没有将这种“怪事”放在心上。“谁又没点小毛病呢?又不疼不痒,搞不好就是慢性咽炎呢?”他一直这样安慰自己。

然而,就在上个月,医院就诊了。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哽咽感明显加重,已经食难下咽、寝食难安了。“什么刀切、米饭、肉类都没法吃,喝点稀饭、牛奶都觉得难受!”小夏说,因为持续的进食困难,他短短几个月内一下子减重十多斤。“想吃也不能吃,谁能知道我饿得有多难受!”

6月20日,医院对小夏进行了肺部CT检查,提示“食道下段占位性病变”,出于慎重考虑,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7月上旬,在家人的陪同下,小夏来到浙大一院消化内科就诊。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季峰主任医师对其进行了详细问诊,并对其进行超声胃镜检查,发现小夏的食管中下段及贲门见腊肠样巨大黏膜下隆起,几乎环绕食管全周,由于肿瘤太大,粘膜表面可见细小静脉曲张,贲门处粘膜明显粗糙增厚,考虑是食管中下段跨贲门“巨大平滑肌瘤”,他随后被收治入院。

//

这么大的病变切除不易、取出更难

//

“这么大的病变,位置又很深!”季峰介绍,小夏这个食管中下段跨贲门的巨大黏膜下肿瘤,与主动脉紧贴、一路延续至胃底贲门,选择传统外科手术难度大、时间长,病人的创口大、恢复慢、治疗费用也高,甚至出现难以恢复的并发症。

小夏正值盛年,由于他的病变位置横跨贲门,如果进行开胸手术,要切除他大部分的食道和全部贲门,把一部分胃和残存的食管直接连接起来。切掉了患者的“贲门”,相当于把食管和胃之间的“一扇门”破坏了,胃酸不受控制地返流,将会把整个食管腐蚀掉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浙大一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医师季峰(医院供图)。

综合小夏食管肿瘤的大小、位置等因素,季峰最终采用“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为小夏切除肿瘤。

“切口被封住,整个食管的黏膜面还是完整的。”季峰向小夏解释,这种内镜下肿物剥离的手术,能保持消化道的完整性,避免术后出现消化道瘘和纵膈胸腔继发感染。

//

9厘米长巨大肿瘤形似“小狗”,医生:罕见!

//

7月14日下午5时,手术准时开始。

由于瘤体巨大并且不规则,与粘膜黏连明显,又长在食管肌层的深部,部分与主动脉紧贴,剥离难度大,出血风险高……整个剥离过程就像是“虎口拔牙”一样步步惊心。

据介绍,整个过程花了70分钟。被一次性完整剥离出的巨大瘤体艰难取出后,医生发现瘤体竟然形似一条“小狗”——它长9厘米、高6厘米。

术后第二天,小夏就恢复了自主进食,第三天就顺利出院了。

医生表示,

但像小夏这种最长直径,

达到9厘米的巨大平滑肌瘤,

临床上并不多见。

小编搜索资料发现,几年前,杭州也发生了一起类似案例,

女白领同样患平滑肌瘤,

而医生从她口中,

拖出的肿瘤足足有12厘米长……

女白领发吞咽困难,胸口如火烧

医生从她嘴里拖出12厘米长的肿瘤

据青年时报年7月7日报道,29岁的杭州女白领贾女士吞咽食物总是会有卡顿感,吃不下饭,胸口还会有烧灼感,让她痛苦不堪。

医生检查后发现,贾女士的胃里长了粘膜下平滑肌瘤。

医生用“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从食管黏膜下打通隧道把肿瘤“挖”出来,这颗肿瘤足足有12厘米长。

切下来的肿瘤。

贾女士是个女白领,平时工作比较忙,留给她吃饭的时间不多,常常是狼吞虎咽。大约是三个月前,情况有所改变。

当时她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开着电视,正在吃饭时,明显感觉到喉咙被堵住了,食物难以下咽,她以为是自己吃饱了就搁下筷子工作去了。等到吃下一餐时又恢复了正常,隔了几天,这种感觉再次出现,而且食物难以下咽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连带着胸口出现火辣辣的烧灼感。

“那段时间,我想吃吃不下,强咽也咽不下去,就算硬吃下去,然后就感觉酸液从胃里冒出来,胸口如一阵阵火烧火燎。”贾女士说,有时她不得不吃流食,甚至只喝水。

胃镜下发现了贾女士贲门上的“异物”。

人越来越消瘦,在同事的推荐和建议下,她到浙江大医院滨江院区消化内科做进一步检查。

根据贾女士的症状,医生安排她做胃镜。“胃镜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贾女士的贲门这个位置有个螺旋状生长的异物,体积大到把贲门的三分之二都包裹住了,仅留下一线缝隙,而贲门往下就是胃了,食物到了通过不畅,局部粘膜炎症导致烧心感。”浙医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良静告诉记者。

当下,王良静怀疑这是一个性质不明的黏膜下肿瘤。“黏膜下肿瘤主要包括平滑肌瘤和胃间质瘤等系列肿瘤,大多是良性的,但是如胃间质瘤有恶变倾向,通常胃间质瘤超过5公分就会恶变,甚至发生肝脏转移。”王良静介绍道,而黏膜下肿瘤的形成跟先天胚胎发育和基因突变等有关系。

随后,医生为贾女士做了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就像是“地下作业”一样。食管的黏膜没有受伤,患者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2天即可进食。

据介绍,贾女士的手术非常成功,挖出来的肿瘤经测量,足足有12厘米长,3厘米宽。最后的病理结果显示为平滑肌瘤,良性肿瘤。

“这么大的平滑肌瘤通常会出现在40到50岁以上的人群中,肿瘤长大也需要时间,像贾女士这么年轻的病人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幸运地是发现及时。”王良静谈到。

提醒

这种肿瘤虽然良性仍要警惕,出现这种情况及时就医

“平滑肌瘤是一种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但像小夏这种最长直径达到9厘米的巨大平滑肌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季峰主任介绍,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中年男性,患者发病大多是因为基因缺陷,与饮食的关系不大。

据了解,食管良性肿瘤较为少见,在食管肿瘤中仅占1%。在食管良性肿瘤中,90%是平滑肌瘤,此外,尚有起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息肉、脂肪瘤、纤维脂肪瘤、乳头状瘤等。

季峰说,在很多人印象中,良性瘤可以不管它,但是食管平滑肌瘤则有所不同。食管平滑肌瘤虽临床症状多数较轻并且生长缓慢,但肿瘤放任生长的话,会压迫周围重要器官,并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因此,如果肿瘤直径超过2cm,并且出现症状(如:吞咽梗阻感、胸骨后钝痛等)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

食管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专家介绍,

如果有以下3种情况要特别警惕、尽早就医:

食物“难以下咽”,吞咽时总感觉梗噎或食物通过缓慢;

咽喉部会经常无知觉的出现干燥和紧缩感,有些患者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感;

胸骨后感觉闷胀、疼痛,吞咽时疼痛变得明显,吞咽下去后症状又减轻或消失。

王良静也表示,平滑肌瘤在早期基本无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吞咽困难、消化道梗阻、反酸、烧心等,如果这些症状经常出现,应及时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尽早治疗。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执行总编辑:王 言
  编 辑:杨柳

执行主编:冯新瑞
   校 审:王盈燕

责 编:李冬露
   

注意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