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湿气
“湿”是中医病理概念,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致病的途径可以是外感湿邪,也可以湿浊内生。其中外感湿邪是六淫邪气的一种,如暑天感冒出现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身困重、肌肉酸困、胸脘痞满、纳呆、舌苔厚腻等症状属于外感暑湿,还有诸如风湿、类风湿等关节肿痛的疾病,多属于寒湿痹阻。内生湿邪主要由于饮食失节,脾虚不运,酿生痰湿,临床常见的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病患者多有内湿的表现。
2、湿气有哪些表现
内生湿邪与痰、浊等概念比较紧密,经常统称为痰湿、痰浊、湿浊、浊毒等。常见的湿证表现有以下几种:
脾虚湿困:形体肥胖,肢体困重,食后困倦,脘腹胀满,口干而饮水少或不欲饮水,头昏头蒙,大便黏腻不爽,或大便不成形,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
湿浊(浊毒)内蕴:常有伴有肥胖、血脂、血糖、尿酸异常,容易感冒、过敏,体倦不喜动,同时伴有脾虚湿困的症状。
痰湿蕴结:除了有脾虚湿困的症状,还伴有咽中痰多、异物感,可见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脂肪瘤等。
湿热证:口干、口黏、口臭,皮肤易出油、长痘,汗出黏腻,小便发黄、灼热感或气味重,女性白带异味等。
湿浊内蕴容易导致代谢性疾病
3、拔罐出现小水泡是湿气吗
很多人通过罐印的颜色,和拔罐出现的水泡来判断湿气轻重并不合理,罐印的形成是因为人体皮肤中的真皮结构密布着毛细血管,在拔罐的时候,负压作用于皮肤上,使毛细血管内外形成压力差,导致毛细血管出现扩张现象,从而使皮肤出现潮红症状。若负压过强,毛细血管就会出现破裂,导致出血,当血红蛋白渗入真皮时,皮肤就会出现鲜红或者紫黑色的罐印。水泡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罐体过热使皮肤出现灼伤产生水泡;另一方面因为留罐时间太长,负压导致局部组织液漏出过多,从而使皮肤出现水泡。因此,不能简单地从罐印和水泡来判断体湿的有无和轻重。
4、还有哪些祛湿的方法
调节生活方式,避免肥甘、生冷、油腻等易生湿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多饮温开水,通过出汗、排尿的方式利湿泄浊;食疗方法:选用茯苓、山药、薏苡仁、陈皮、莲子、赤小豆、白扁豆等药食两用中药可以健脾化湿,淡竹叶泡茶可清利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