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0319.html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解题精选
地理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7~8题
图1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年以来海岸线的变
化。读图1,完成7~8题。
7.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
8.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C8.A
[考查目标]
海岸地貌变化相关研究,既体现出传统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要义,又充分反映了当前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关键带研究的精髓。本组试题聚焦地理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岸线变化“标志性特征”的动因与条件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具体依托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百余年来海岸线变化的现象,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分析全球地理环境演变背景下的海岸线变化,考查学生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的理解能力和对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认知水平,指向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对同一层面的地理知识、能力与素养能够横向融会贯通,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条”和能力“金字塔”;反映创新性考查要求,基于学生日常所学,但不囿于常见素材和熟悉题型的思维定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重点要求学生具备依据观察到的新现象进行联想、推测和论证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7题,由图可知,题干所指“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为~年。年至年间,在除~年外的大部分时段里,该区域海岸线的变化速率是近乎稳定的,说明在海平面上升的全球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寻找在~年出现的区域性因素。根据经纬度,可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而推断相应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气候特征。
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北岸、美国中部大平原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较平坦,是美国历史上飓风多发区域。飓风及其产生的强风和风暴潮等,会加剧海岸的侵蚀,导致海岸线向陆地加速推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根据气象记录,~年,在墨西哥湾北岸地区,飓风发生频率和强度都较高,说明以上推断与客观事实相符。图示区域远离板块边界,构造相对稳定,罕有地震尤其是强震,故A项与事实不符。图示区域位于墨西哥湾内,由于大安的列斯群岛和佛罗里达半岛等的屏障保护,不会受到来自大洋深处的剧烈海啸影响,故B项与事实不符。洪水往往挟带大量泥沙,入海时易在海岸带堆积,推动海岸线向海的方向变化,从而造成海退而非海进,故D项与题意不符。
第8题,由图可知,甲水域现在的水域面积较小,与海水之间以海岸沙堤为界。题干给定“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事实,要求从给出的4项表述中选出甲水域地貌特征的有效判据。“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和“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都说明海水从未大规模冲垮海岸沙堤进入甲水域,因而没有在甲水域形成大量海岸沉积。可见,年以来甲水域一直保持独立稳定的湖泊水域环境。
当然,也不可排除高潮和风浪会使少量海水越过沙堤进入湖泊,但无论甲水域是与海水隔绝的淡水湖,还是可能与海水存在水分交换的瀛湖,近乎平直的海岸线和甲水域北岸形态都证明它过去百余年从未成为海湾。因此,①和②的表述可作为判断依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河流既可注入湖泊,又可汇入海湾;湖泊与海湾的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仅凭形态不能判断水域特征或性质。因此,③和④的表述虽有一定迷惑性,但无论是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还是凭借生活经验推断,都可知这两点与水域特征或性质并无关系。
[试题亮点]
本题注重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试题聚焦特定时空视角下的区域地理现象,引导学生由区域特征入手,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推理与合理解释,对体现学科本质、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具有导向意义。第二,试题情境设计简洁明了,要求学生利用科学证据分析历史上海岸线变化的特点(地理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演变(地理过程)之间的关联,展现了地理科学研究中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真正运用地理思维去审视和解决地理问题,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第三,考查内容表面上看主要是自然因素对海岸线进退的影响,实际上还隐含着人类活动(如河流水利工程、海岸堤坝建设、海洋油气开采等)对海岸带侵蚀、堆积过程的影响,人地关系矛盾原理渗透
其中,引导学生理解背后的人地协调思想。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9~11题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9.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提供水源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D.围猎场所大
10.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
是因为缓丘上
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
11.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D.鼠类天敌多
9.B10.D11.C
[考查目标]
本组试题以杭盖草原的特征为线索,突破传统意义上对草原认知的思维定式,考查学生能否聚焦具体区域认识草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草原可根据植被的群落组成、群落形态和环境特征分类,也可根据地理位置分类,这些分类体系都是建立在相似原则基础上。但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对草原的理解并不完全等同于草业科学,他们根据空间组合方式,将靠近山林、产草量较高的草原称为杭盖草原。
杭盖草原类型划分依据不仅强调草原的质量,而且重视山地与草原组合的价值,同时强调杭盖草原多由缓丘和丘陵间河谷组成,这种草原分类的地理意义更加突出。据此设计试题有利于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也有利于加强应用性考查,综合调动学生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试题设计强调综合性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解题思路]
第9题,杭盖草原不仅强调草原的质量,还重视山地与草原组合的价值,摒弃了产草量高的广袤平原即为优质草原的认识。根据杭盖草原所处的区域背景(蒙古高原温带草场),可知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而其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挡风保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冬季的水源一般多来自河谷,故A项与实际不符;游牧民族食物多为畜牧所得的肉、奶等,围猎场所的空间范围对游牧民族越冬影响不大,故C、D项与题意不符。事实上,山地对游牧民族的价值远不止于越冬。山地是重要的位置参照物,对在游牧过程中确定迁徙路线有重要作用;山地能抬升气流,产生降水,成为河谷的源头,补给周边区域;山地及周边的草原,牧草生长得更好,有的山地还生长森林,成为薪柴和用材的来源等等。
第10题,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地处缓丘上的杭盖草原坡面径流较少,下渗的水分较多,故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也更好。杭盖草原的主体为缓坡丘陵区,而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因其牧草生长稀疏,植株矮小,不能称为杭盖草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在相对小的范围内,丘陵坡度可能差异很大,但降水、热量、蒸发差别很小,故A、B、C项与实际不符。
第11题,杭盖草原的河谷发育着河流或季节性河流。河谷的河流和地下水受附近山地的补给,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位高,且水体盐度低,是牧民和牲畜的主要水源。受地下水的影响,河谷多发育草甸土壤和植被。啮齿类动物的食物主要为牧草,而河谷牧草丰富,故A项与实际不符。啮齿类动物普遍穴居,为躲避天敌而广挖洞穴。由于洞穴与积雪的保护,冬季冷空气对啮齿类动物的直接影响不大,故B项与题意不符。啮齿类动物有蛇、枭、鹰、鼬等多种天敌,天敌多且个体活动范围较大,很少受到局地地貌影响,故D项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河谷啮齿类动物数量少,主要是其自身选择的结果。啮齿类动物一般选择在坡地挖洞,就近取食以避天敌。由于河谷地下水位高,可供挖洞的空间小,加之汛期河水泛滥可能注入洞穴内,导致河谷的栖息环境相对较差,因此河谷的啮齿类动物少,鼠害很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试题亮点]
本题贯彻地理课程改革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分析山地、丘陵与河谷等地形要素对优质草原形成的影响,通过山林与草原的位置关系、缓丘与河谷的环境差异、鼠害与草质的要素联系等展现区域认知的不同维度,突出地理要素综合、区域差异比较和地理联系构建等。第二,试题以知识为依托、以情境为载体,铺展了杭盖草原优质草场形成的全息图景,凸显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与自然之道。第三,尽管该题涉及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基础(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等),但弱化了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和题目信息依然可以进行有效推理,进而解决陌生情境中的新问题。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1)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地势高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业。地势高差大,河湖众多,有冰雪覆盖等,自然景观丰富——发展
旅游业。
(2)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可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技术先进,可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价值(附加值),获取更多利润。
(3)政策(制度),人力资源。
(4)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
[考查目标]
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大多发展较好,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区域则经济落后。然而,瑞士却被视为在自然环境恶劣(山地国家)和自然资源贫乏(矿产资源缺乏)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典型国家之一。
本题以瑞士为案例,紧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组织材料并设计问题,基于区域差异背景,突出因地制宜和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依据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产业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测评学生能否从区域视角出发认识地理事物同时正确解释评析区域的开发利用决策,在这一过程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地理信息、概括和综合分析区域特征、辩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各方面的能力,指向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考查。同时,试题设计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必备知识考查且体现初高中学段的地理能力和素养进阶,融通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业质量。
[解题思路]
第(1)小题,首先,根据题干“非农产业”的限定,排除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部门。其次,根据材料“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和“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的提示,不难确定“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产业即为旅游业和水电业。再次,归纳图文提供的相关信息,分别说明支撑水电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水电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受流量、流速的影响,可依据图文材料中的降水、河湖、地形等信息进行推理。其中,“降水丰富”和“河湖众多”用以说明水量大、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点较多;“地势高差大”用以说明流速快、水能蕴藏量大。
旅游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旅游景观丰富,同样可归纳图文提供的降水、河湖、地形等信息而得出。其中,“地势高差大”用以说明地貌景观丰富;“河湖众多”用以说明水文景观丰富;“有冰雪覆盖”可说明水文景观和气象景观丰富,需根据山峰海拔推理得出。
第(2)小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问题。“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是瑞士因地制宜走工业化之路的结果,瑞士因此也成为在矿产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典型。解答本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瑞士没有发展高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根据材料“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可知“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瑞士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的自然条件。但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的国家也较多,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日本。
因此,仅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为什么瑞士没有发展高原料消耗工业,还要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即交通运输条件。在工业革命时期,大宗商品主要依赖水路运输。瑞士是个内陆山地国家,没有大河运输条件,陆路运输也受地形影响较大,因而不仅大量进口原料受国际市场影响,对外依赖程度高,而且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高,从而导致产品的成本和价格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其二,瑞士发展低原料消耗工业部门的条件。根据材料“(瑞士)技术先进”,可知瑞士注重科技投入,凭借先进的技术条件,走精密、小规模、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之路,而这条路因难以效仿,反而成为竞争优势。可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是瑞士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体现之一。
第(3)小题,考查的是核心问题,着眼于瑞士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另一重要体现——金融业的发展。瑞士虽然经济发达,但是国小人少,经济总量较小,且在交通联系方面也没有优势,不具备金融业发展的一般条件。然而,瑞士的金融业却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试题强调“指出”和“因素”,作答时只需答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即可,不需展开具体说明。根据材料“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结合产业区位因素,概括提炼即可。前半句对应区位因素为“政策(制度)”,后半句强调的区位因素为“人力资源”。
第(4)小题,是在前面三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特殊或典型案例(瑞士)到一般(区域发展),从而为一般区域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显然,同一事例给不同的人带来的“启示”是不同的,因此,本小题设计的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同时,设问要求“简述”,即不要求展开具体论述。但是,联系案例材料和本题主题、各小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明确:第一,区域发展应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如瑞士发展水电业、旅游业;避短避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劣势,如瑞士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第二,明确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作用,瑞士选择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以及瑞士金融业的发展,都说明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试题亮点]
本题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一,试题阐释特定区域(瑞士)的产业发展过程和模式,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视角,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响应,人类应创建符合区域特色的科学高效的生态系统和生产模式,凸显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思想,渗透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第二,试题通过瑞士因地制宜地实现区域特色发展,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活案例,深化学生对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体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创新发展理念。第三,试题在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方面进一步挖掘,从“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却经济发达”这一“认知冲突”出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整合信息、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从不同角度发现与思考问题,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减少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7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
(2)丙地。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尘能力强。
(3)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
(4)观点一:不干预。理由: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
观点二:应适度干预。理由: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考查目标]
对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展开研究,进而探寻预防和整治方法,是自然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通常是由雷暴或与锋面气旋相关的强气压梯度导致的强风所引起,广泛影响非洲、亚洲、北美和澳洲的个国家和地区。本题对接课标、联系教学,围绕沙尘暴组织材料、设问考查,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生活性、教育性。本题以年10月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为例,要求学生运用天气图辨识南半球气压场,考查天气系统、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和沙尘暴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指向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考查。
[解题思路]
第(1)小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当年4~10月”的时间尺度,考查气候环境及其变化对水文、土壤、生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作答时,首先可根据“土壤湿度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表,不易扬沙”“沙尘暴多发源于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等基本地理事实,判断此处所谓“气候异常”应指气候的异常干旱,反映在气象要素指标上就是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其次,应明确“气候异常”与“沙尘量创纪录”之间的联系,即这种气候异常为沙尘暴贡献了“超额”的沙尘。具体而言,“超额”的沙尘并非源于原本就是沙漠的地带,而是源自原本覆盖有一定植被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正是因为这场干旱引起的蒸散量增加,河流干涸、土壤水分丧失,进而导致植被死亡、地表裸露面积扩大,使得更大范围的地表具备了起沙的条件。
事实上,在~年期间发生、年6月发展至最强的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所致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年4~10月间,澳大利亚68%的地区的降水量相比历史同期平均偏低一成以上,主要覆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降水少,澳大利亚日最高温度的平均值在此期间相比往年偏高1.6℃以上。这一系列变化导致蒸散率异常偏高,进而造成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壤水分严重丧失、河流干涸,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面积增大。
第(2)小题,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基于“10月23日4时”的时间尺度,考查运用天气图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在某一瞬时的自然现象。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通常是由锋面气旋的强气压梯度导致的强风所引起。这些强风会将大量沙尘卷入大气,并可能将其输送到数百乃至数千千米之外。作答时,首先应明确判断依据。结合上题,气候条件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天气系统为将这些沙尘扬起至空中提供了关键动力。要将地表沙尘扬起至空中并能远距离输送形成沙尘暴,必须具备上升运动和高风速两个条件。依据这两个条件,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进行判断。
由图可知,只有丙地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第一,丙地的等压线相对而言最为密集,表示该处风速最大,起沙、挟沙能力强;第二,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冷锋锋后,对流运动能将沙尘输送至高空。本题中对于冷锋的判定方法为:图中低压槽对应的低压中心位置位于40°S以南,可判断其为温带气旋天气系统,南半球的低压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在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带中,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也随之自西向东移动;自气旋中心向北引出的低压槽线两侧的气流幅合运动,形成锋面。槽线东侧的锋前区域为弱的偏北风,属暖性气团;槽线西侧的锋后区域为较强的西南风,属冷性气团,故该锋面为冷锋。事实上,年10月22日,受到自位于55°S附近的中纬度气旋中心向北延伸的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自西南向东北扩散、侵袭了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沙尘带长达千米,宽千米,高处达1.5~2.5千米,沙尘质量据估算可能超过万吨。
第(3)小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10月22~23日”的时间尺度,考查运用天气图推演天气现象的变化过程。根据材料“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可知在这两天内经历沙尘暴的地区从冷锋锋前到了冷锋锋后。作答时,只需根据锋面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天气现象作答:在南半球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风或西南风。因此,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在这两日内由偏北风转为偏西风或西南风,气温降低。
此外,也可直接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分析图中时刻丙地周边的风场特征。槽线对应的低压系统为中纬度气旋,大致遵从自西向东的移动规律,并且较强的天气系统在前后两天时间范围内基本上只是位置、强度有所变化,大的气压场形势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那么,10月22~23日丙地天气特征应类似于图中时刻丁地→丙地→乙地的天气特征,如此也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4)小题,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基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考查辩证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题属开放性问题,作答时既可以选择“不干预”,又可以选择“应适度干预”,只需所述理由与所持观点相对应即可。若选择“不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过程对于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形成演化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某些新风险和新问题的不可预见性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等。
若选择“应适度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沙尘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威胁(包括对人类健康、环境以及国家的一些关键经济部门具有破坏性影响)、人类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类合理改善地理环境的经验措施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等。
[试题亮点]
试题在情境与设问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使考生在看到试题时既有一定新鲜感又不感到全然陌生,指引学生走进情境并深入钻研情境,充分调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展开推理、解答问题。第一,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清楚“干旱地区的冷锋可带来沙尘天气”的普遍性结论,但是本题中只提示了低压槽而未明确告知冷锋,透过名称考查概念的深层内涵,通过情境表象透析深层次学科本质,指引学生进行地理思考,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掌握地理结论的同时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