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居家中医培训课程分享一 [复制链接]

1#

今天大家能到这来首先要感谢大姐,因为这次居家中医培训是她提议并一手促成的!

年前组织大家来聊聊中医,避免春节胡吃海喝,吃坏了身体,这算是我送给大家的新年健康大礼包,尽量让大家都有收获!顺便普及一下中医知识。

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中医?上次到我儿子学校去上课,问什么是中医,孩子们都回答是中国的医学!

其实,这个“中”指的是中庸之道的意思,如果你不懂得“中”的真正内涵,就会把中医误解!

中医不是片面的指中国的医学,真正的中医是中庸之道的医学!我们的传统文化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儒家特别推崇中庸之道。即不能太过,不及也不行。

不能说龙虾鲍鱼好吃就吃太过,吃太多就会从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

你能说鲍鱼不好吗?不能!

你不及我补你,你太过了,我给你泻掉一些,寻求平衡,保持正常的状态!

其实真正的中医不治病,治症!就像我们说肝病,如果一个人肝有病,肝肿大,从西医的角度看得把不好的细胞都整没了才算是治好了!中医不这样,你哪里不舒服,口苦、尿*、咽干?还是有其他一下症状?肝肿大?我只是改变你的五脏六腑内部机能环境,环境改变了,问题得到解决!

那他会不会再复发?很多人会问这个问题!

我说那你看西医,医生治好了你的感冒,那以后你会不会再感冒?

就是这个道理!中医其实不是治病,是治症,当我们把身体五脏六腑的机能环境调整好了,拨乱反正后他就恢复到了“中”!只要人体达到了“中”的状态,癌症也能好!

就像刚才来的那个客人,他如果去看西医的话,西医会说他是胃溃疡,但是他的症状是耳聋,真正的胃溃疡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是不会导致耳聋,而他的主诉是耳聋!通过我们的判断,他也是中(脾胃)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要去调中,所以不要老想着要去治病,其实中医不治病,而是治症!

所有的疾病,归根到底是经络不通(器质性病变除外),瘀堵而致。五脏六腑的内部机能失调了,异常了才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恢复五脏六腑机能的正常运转,从大的方向看,就是调阴阳。

毉医,上古时期或本源于巫,有"古者巫彭初作医"之说,故"医"字,古作毉,“巫”字上面一横指天,下面一横指地,中间一竖指天地之间你我他,指人!能沟通天地的人为“巫”。中医不仅有汤剂还有“祝由术”,治病一方面通过针灸汤剂等,一方面还通过祝由术!

天气地气合和才构成了人,我们身上既有天气也有地气!身上的天气就是我们的六腑,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心肝脾肺肾是秉地气而生,我们可以通过针灸汤剂等调和阴阳,沟通自然界的天气地气与人体的五脏六腑。还有就是通过祝由术治病,另外还有*门十三针,专门治疗*上身的,也就是神经病,一般人不敢扎的。中医里头包含太多东西,现在一般中医学院里头不敢讲这些内容。

醫这个字上下结构,上面医字是现在的本意,最重要是下面的“酉”字,咱们看“酒”“醋”“酸”等字都有这个“酉”字,在古代指酿酒的水液,汤剂的祖师爷伊尹,他原来就是个厨子,在古代这个汤剂中药,就是一些调料放一起煮成汤液状。古代重点指汤剂!比如说桂枝汤,一共五味中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从古至今,都是作为日常调料而存在于人们生活中。

二聊聊针灸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针灸首先要明白的是十二经络的运行走向起止点!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行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循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下入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颊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从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入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骨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骸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其支者,别锐,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隔,上注肺。

简单点说,十二经脉从肺经开始,又循行流注回到肺经,构成了一个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

人体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阴阳各分前、后、中,故有手、足三阴三阳之分。三阴分布为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三阳分布为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手的三阴经从胸走手,手的三阳经从手走至头面;足的三阳经从头走足,足的三阴经从足走胸。

头痛治疗辩证;额头疼痛本在胃经,刺中脘:偏头痛病在胆经,刺足临泣;头顶疼痛病在足厥阴,刺太冲;脑后疼痛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刺束骨!

左病右治!

治疗原理还是“输主体重关节痛”

看十二经络循行图,里头隐藏着针灸的大秘密,把这个图整明白了针灸不再是难题!可惜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内涵!

上面这张图片只是辅助大家学习针灸的。实际上十二经络的巡行是如环无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如果经络运行结束了那这个人就死掉了。

真正的十二经络循行图,他其实就像一个钟表一样,

看图,23点到1点是足少阳胆经运行时间段,1点到3点是足厥阴肝经,3点到5点手太阴肺经,以此类推。举个例子,23点-1点是胆经当令时期,如果这个时间段必须休息,足少阳胆经当今运行,人体必须在熟睡状态下才能滋养少阳之气!如果说少阳之气不足那么人一整天都没精神!精神从哪里来,从高质量的休息中获取!

胆必须在休息的状态下才能旺盛少阳之气,跟手机充电一样的道理,长时间在这个点不睡觉,肝胆一定受伤害。按西医的说法就是这个时间段胆在排*,你的胆的少阳之气没有充足电,第二天自然没精神,长时间熬夜不仅会伤害到胆,还有伤害到肝。

所有失眠的人基本上都会在子时或丑时醒过来,这是肝胆的运行时间,因为肝胆的功能失常了,所以调理失眠这两个时辰如果能很安稳的睡着了,就说明调理好了。还可以通过什么时间段醒来判断该调理的经络是哪条,(这里说的是经络问题)比如,3-5点醒了说明肺经有问题,以此类推!

所以,再回到十二经络循行图上来看,从运行的顺序来说,应该是从胆经开始而不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一点大家要知道。

如果一个人有胆囊炎,我们不能眼睛只盯着胆治,就像治河流一样,问题大了不从源头上着手是治不了的,问题小的病在该经的你若从该经上治则有可能会好,但是看问题不能片面,要从整体出发,往前看假设三焦经有堵的话也可能造成胆经问题,往后看也有可能是肝经出了问题来影响了胆经。

所以不但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