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书行路年24期回顾培养了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西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403/8811271.html
向天下辛劳的母亲们致敬~

母亲树的故事

梁启超家族墓和曹雪芹故居

读书行路-24期活动回顾

年4月18日,在这人间最美四月天里,李庚老师带领“读书行路”课题的孩子们来到北京植物园里。这一天,我们课堂的内容有:一是赏花。植物园桃花、郁金香、丁香灿然齐放。桃花林中,荡漾着蓬勃的生命力,既有“春风似向此中偏,一种花开百般色”,又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感受春的烂漫与美好。二是“三国会”俱乐部分享。听听三国会俱乐部孩子们对三国武将们的认识,启发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深入探索。三是拜访曹雪芹故居和梁启超家族墓园。重点学习梁启超家族的教育理念,介绍九个孩子的伟大母亲的事迹。“读书行路”课题的家庭们汇聚一堂、分享学习之乐。总时长三个半小时。

三国会俱乐部是“读书行路”课题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兴趣小组,由很多对三国感兴趣的孩子们组成。“读书行路”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探究自己的兴趣点。

“读书行路”已经成立了十几个不同的俱乐部,让孩子们各得其乐。欢迎加入~

曹雪芹故居,梨花翠竹掩映

从前说秦淮旧事如梦,如今觉古槐荫下亦然。北京植物园里有一处绿树环绕,鲜花盛开的幽静小院,便是旧时正白旗营房39号院,今日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

经多位学者考证,有很多证据表明这里是曹雪芹西山故居的一处。在这里,曹雪芹度过了后半生的大部分时光,今天,人们称这里是《红楼梦》开始的地方。

三重院落的小院,古老陈旧的窗棂,屋檐下盛开的梨花,都因为主人的诗情画意,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百样相思,千般滋味,万种柔情。“*叶村”位于古刹卧佛寺东南,一到秋天,满山*叶,分外绚丽。村口,李老师深情地念起刻石上敦诚的诗《寄怀曹雪芹》:“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叶村。”年4月,27中退休的舒老师在老屋墙壁泥灰脱落时,发现大量题壁诗。“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周边房屋的历史、结构、布置也都符合当年的实际曹雪芹居住情况。于是很多人认为这里就是曹雪芹著书的“*叶村”,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曹雪芹纪念馆。“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如今,门前那棵歪脖树依然还在,被铁棍支撑着,老态龙钟的躯干,生长出绿绿的新枝。像一段老去的往事,更像一种不老的精神。

大名鼎鼎的梁启超家族墓园,就坐落在植物园东北。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四周环围矮石墙,墓园内栽满松柏。

梁启超先生是人们非常敬佩的思想家,他曾经与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晚年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一生著作万字,收入《饮冰室合集》。

在匡国济世、勤奋著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的九个孩子个个成才,被赞誉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九个子女中出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氏家族的辉煌,可谓空前绝后。其深刻的教育理念,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梁启超秉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始终笔耕不缀、不减志气,以自己的言行“身教”。在生活态度上,主张“趣味主义”、拒绝“哭丧着脸”,他教育孩子们说:“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

在他的影响下,梁启超的子女们大多性格开朗、风趣幽默,学有成才而不枯燥,做严肃君子又不失风趣为人。等到孩子们开始长大成人,仍然坚持给孩子们写信谈人生、谈理想、做朋友,梁启超一生共留下多封信,其中多封是写给子女们的。

梁启超次女梁思庄曾经面临该选学哪个具体的专业的问题。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思庄对生物学完全无法提起兴趣。梁启超知道后,心中大悔,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充分尊重孩子们自身发展的特长和个性,始终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会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愿,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母亲树?

墓园中一块卧碑题为“母亲树”,李老师专门讲到碑后的那株松树。为纪念梁启超的第二夫人王桂荃女士,梁氏后人今在此植白皮松一株。

王桂荃(—)。年,为了香火旺盛,梁启超在夫人李蕙仙的准许下,纳了王桂荃为妾。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中,二夫人生育的有6人。但王桂荃一直没有名分,因为这姻缘违背了梁启超自己倡导的“一夫一妻制”。他要求孩子们叫王桂荃为“王姨”。但由于王贵荃不辞辛劳、体恤他人,牺牲自我、默默奉献;挚爱儿女且教之有方,无论是否是自己亲生,均为孩子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于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管她叫“娘”。

梁思成虽非王桂荃亲生,但对她感情却很深,十分尊重她。他常说:“娘是个很不寻常的女人。”他回忆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次他考试成绩不好,亲妈气急了,用绑了铁丝的鸡毛掸子抽他。王桂荃一把把梁思成搂到怀里,用身子护着,替他挨打。过后,王桂荃告诉梁思成:“记住,打你是有原因的,笨不是问题,懒才是问题。”她用温和质朴的话教育梁思成,让他好好读书。

戊戌*变失败后,梁家逃亡国外。王桂荃到日本后,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京话,承担了家务方面的对外联系。年梁启超去世时,最小的孩子年仅五岁,梁启超留下的财产并不多,为了供孩子们上学,但王桂荃做主卖掉了房子,自己也出去打工赚钱带大了所有孩子。

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也这样评价婆婆:“这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女子,对孩子们百般慈爱,梁思成就是依在娘的身边长大的。她是一个不寻常的女子……”

向这样伟大的母亲致敬~

教育

不问收获

只问耕耘

李庚老师说:

“深入探究梁启超‘九子皆才俊’的家庭事迹,可以使我们当今的教育理念获得很多启示。我研究教育,建议家长们对孩子们给予更多的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不要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是
  1、把提升青少年素养、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育放在首位,注重人文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传递,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激发个性潜能;


  2、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鼓励青少年接触社会、了解世界,提倡抬头读书和亲身实践;


  3、探索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知识点的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互动、实习实践,使学生耳目一新;


  4、坚守公益性宗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服务。

"读书行路"公益教育活动的五大板块:


  1、校外公益课堂

 2、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3、家长课堂和读书沙龙


  4、在线音视频直播、录播

5、教育文化游学

讀書行路

“读书行路”是针对青少年提升综合人文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的公益课题项目,在李庚老师的倡导下,已创立坚持10年时间。

课题着眼于培养孩子探索人文、社会、历史、地理、科技等各个方面知识点的融合,以趣味性、故事性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现场讲解与互动答疑、实习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读书行路”的教育文化实践学习符合“引领”实践课程要求,拓宽思路和视野,对学业和素质培养都有直接促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