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确诊丨经典病例68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 [复制链接]

1#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性,49岁。

主诉:消瘦5月余。

现病史: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体重减轻约5Kg,伴口苦、乏力、腰部酸痛,外院B超示“右肝低回声团”,起病以来食欲差,余(-)。

既往史: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

超声:肿瘤指标(-),HBSAb(+),HBCAb(+)

CT/MRI扫描:检查设备为ToshibaAquilion64排螺旋CT,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上腹部,常规扫描层厚5mm、层间隔5mm,kV,mA,矩阵×。后行上腹部增强扫描:肘静脉3ml/s流率,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80ml,注射后30s、60s、s分别行三期增强扫描。(见图1~4)

二、病例问答挑战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解读

答案:D

病变位于肝右叶第七段,为一孤立性的富血供结节,动脉期明显强化,边界清晰,门脉和静脉期强化减退,呈现“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但是增强扫描时病灶强化不均匀,病灶中央似可见条索状更高强化灶。

问题2:为进一步诊断及鉴别诊断,以下哪项检查最有价值?(单选)

A.超声造影

B.CT血管造影

C.DSA

D.PET/CT

E.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解读

答案:E

磁共振扫描能较好的显示病灶内的细微结构,T1WI增强扫描门脉期病灶内可见条索状高信号影。

扫描结果:

MRI扫描信息:检查设备为SIEMENSMAGNETONVerio3.0T磁共振扫描仪。

扫描部位:上腹部平扫+增强。

扫描序列:轴位T1WI、T2WI、FS-T2WI,T1WI动态增强。

问题3: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MR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肝血管瘤

B.肝细胞癌

C.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D.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E.肝腺瘤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三解读

答案:D

术中所见:右肝第七段肝包膜下肿物,大小约2×1.5×1cm,边界较清,无包膜。

病理镜下:结节内见大的多边形细胞,胞浆丰富,半透明,未见坏死,核分裂难见,有部分脂肪空泡及丰富的小血管,少数厚壁血管,免疫组化示Vim(+),HMB45(+),S-(+),SMA(+)。

病理诊断: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瘤组织侵犯邻近肝组织(具有恶性潜能)。见图17。

三、诊断分析思路

1、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CT平扫可见肝右叶第7段类圆形稍低密度结节影,边界不清晰,平扫CT值约41HU。CT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边界变清,边缘光滑无分叶,CT值约HU,提示病变血供较为丰富。门脉及静脉期病灶强化减退,CT值分别约HU,87HU,类似肝细胞癌“快进快出”的强化表现。磁共振增强扫描较CT更为敏感,可见病灶中央血管样强化影,病灶上方及下方亦可见较粗大的血管影。

2、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发现病变及征象:CT平扫时,该病灶呈稍低密度,边界不清,不仔细阅片易遗漏病灶,而MRI平扫较易于发现病变,但性质却难以诊断。故CT及MRI增强扫描十分必要,一是易于发现病变,而是有助于判断病灶的血供情况。本病例的基本征象为肝右叶孤立性,类圆形,边界清晰,富血供的占位性病灶。

(2)定位及定性诊断:该病例定位明确。本病例特点为临床上49岁中年女性,病程较短,肿瘤指标均为阴性,既往乙肝感染已康复。CT及MRI显示肝右叶孤立性类圆形结节,边界较清,直径小于3cm,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强化不均匀,结节内见较粗大的血管影,结节周边亦见血管影。肝脏的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和无肝硬化背景的肝细胞癌单纯从形态学很难鉴别,两者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动脉期的异常强化方式等都有较多的重叠表现。HEAML呈“快进快出”强化时一般有粗大畸形的血管在瘤中央,临床一般无肝炎病史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为阴性。抓住病灶内及周围出现粗大血管这一较为特征性的征象,对疾病的诊断就有了启示。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最常见于肾脏,其次见于肝脏(多单发)。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是AML的一种罕见亚型,主要由上皮样细胞组成,不含或含少量的脂肪细胞和厚壁血管,是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多由体检发现。由于肿瘤少脂或无脂,有超过50%的病例术前误诊为肝细胞肝癌,诊断依赖于免疫组化检查。肿瘤一般小于10cm,平扫呈低密度,边缘较光整,分界清楚。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典型的肿瘤中央可见迂曲强化的血管影,病理上为厚壁的畸形血管。

静脉期肿瘤强化特征有两种:①快速消退,但仍然可见中央迂曲血管影;②持续强化,病理上可见窦隙状薄壁分隔的微血管网。延迟期强化程度均有所消退。

2、鉴别诊断:

(1)一般类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混合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有血管、平滑肌及脂肪比例大致相等,所以有特征性影像表现,即肿瘤内有大片或夹杂一定比例的脂肪和粗大血管。HEAML仅含有向平滑肌分化的上皮样细胞,无脂肪。肌瘤型和血管瘤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HEAML难鉴别。

(2)纤维板层型肝癌:该瘤内一般有纤维瘢痕,边界较清。两者强化模式有较大重叠,但等低密度型的HEAML动脉期一般强化为中等程度,且强化较纤维板层型肝癌均匀。

(3)肝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一般有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AFP(+),强化特征为快进快出。

(4)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青年女性,多数有中心瘢痕,在CT、MR的T1WI、T2WI上可与肝实质等密度和等信号,动脉期明显强化,中心瘢痕强化较弱,但有延迟强化。

(5)肝腺瘤:口服避孕药史,易并发出血,增强有明显均匀性强化,并呈持续性,肿瘤内外无畸形血管,在MRI上有短T1、短T2信号。增强有明显均匀性强化,并呈持续性。

病例供稿:医院放射科庄晓曌

专家点评

该病例的最终病例诊断:肝右叶S7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回顾本病例的临床表现与CT、MRI征象,将病灶进行仔细分析,具备一定的提示肝右叶S7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要点。

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消瘦,体重减轻5kg,出现了恶性肿瘤的消耗性生长特点,且患者肿瘤标志物不高。分析CT表现,病灶呈类圆形,边界尚清,在动脉期呈明显异常强化,血供异常丰富,门脉及静脉期病灶强化减退,呈现“快进快出”的强化表现,MRI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中央血管样强化影,病灶周边可见粗大血管影,提示肝病灶内有扩张的血管构成。且该患者无肝硬化背景,在考虑肝细胞肝癌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具有恶性潜能的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但两者的鉴别诊断还是有一定难度。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一种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由厚壁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等三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最常见于肾脏,其次是肝脏。年WHO将AML分成经典型AML(classicalAML,CAML)和上皮样AML(epithelialAML,Epi-AML)。Epi-AML可以作为经典型AML的一部分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肝脏Epi-AML多为单发,可多发,常见于中年女性,多境界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一,病灶位置无明显特征。CT平扫呈不均匀略低密度,增强后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表现多样,但以持续强化及延迟强化多见;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T2WI及D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多表现为延迟强化,病灶内可见扭曲血管及引流静脉。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无肝硬化背景,肿瘤标志物(-)的患者,肝内见单发的、少脂肪或无脂肪及境界清晰的病灶,CT平扫呈低密度,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及D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快进慢出型”模式,病灶内可见扭曲血管及早期引流静脉显影,应想到Epi-AML的可能。

点评专家:医院曾蒙苏教授

参考文献:

1.Epithelioidangiomyolipomaoftheliver:CTandMRIfeatures.AbdominalImaging[J].Apr;38(2):-14.

2.纪建松,章士正,邵初晓,等.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07):-.

3.钱海峰,林江,王青乐,等.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肝细胞肝癌的增强MR诊断[J].放射学实践,(12):-.

4.石麒麟,胡赟,夏慧,等.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诊断[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5(6):-.

快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