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器官捐献渠道:自愿捐献 叫停死囚器官来源
我国叫停死囚器官捐献 自愿捐献成器官移植唯一渠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11岁男孩捐献7个组织器官,6人重获新生的故事。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10月份,湖南11岁绝症男孩刘爱走完了短暂的人生旅程。父母强忍悲痛,捐赠了儿子的心脏、肺、肝脏、双肾和一对眼角膜,让6位素不相识的患者获得新生。
刘爱走了,留下沉甸甸的爱,感动了不少人。但是,我国器官捐献供需矛盾尖锐、捐献率极低的事实,依旧无法忽视。而这其中,死刑囚犯成为器官移植主要来源的事实,更是让救死扶伤、敬畏生命的移植医疗服务,进入了一个灰色地带和敏感区域,甚至导致了权钱交易的发生,严重腐蚀了司法公正。
但是从昨天(1号)开始,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不再依赖死囚器官的重大改变,对中国来说,改变了什么?当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器官捐献的队伍中来,能破解器官移植供体紧缺的尴尬吗?
李先生长期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医生。对于之前我国器官移植对死囚器官的依赖,他听一位医生朋友说过,做那样的移植手术,对医生来说,也是一种无奈和煎熬。
李先生:有一个外科医生,刚刚当住院医生的时候就参与过(死囚)器官的摘取,回来之后感觉很不安。他的内心充满纠结,那时候(九十年代)器官移植除了少部分亲属之间的互相捐献,其他器官源大多来自死囚,因此对于医生来说也是颇为无奈的。
同样也因为对死囚器官的依赖,中国的医学工作者也曾因此被国际医学组织所排斥。
李先生:中国的器官移植之前是以肾移植为主,后来逐渐也有肝脏移植。国际上不接受来自中国(关于器官移植的)学术文章,因为中国大部分学术文章不能解释器官来源。
李先生坦言,现在不少器官移植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其实也都经历过依赖死囚器官做供体的阶段,而我国能够从现在开始就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发展速度足以令人瞩目。
李先生:其他国家一开始也用死囚的器官,实际上他们用的时间比我们更长。我们国家大概花了十年左右走到今天这一步(停止使用死囚器官源),其他国家可能花了二三十年,(所以我们)应该算是比较快的了。从满足器官移植的需求上来说,器官捐献是永远不够的,这一点不止中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捐献比例最高的西班牙,都是如此。
但无法回避的是,因为文化、习俗等原因,普通民众对百年之后捐献器官一度有些犹豫。数字统计显示,现阶段我国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率仅约0 .6/100万人口,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医学院毕业的汪先生说,10年前医学院的学生都很少愿意选择百年之后进行器官捐献。
但一切都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从去年我国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14年12月2日,全国共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捐献2948例,累计捐献器官7822个。2014年11个月的捐献量就超过了2010年到2013年4年的捐献数量。就在去年6月25日,只有25天的小宇成为国内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器官捐献协调员唐月娥见证了小宇爸妈做决定的这个过程:
唐月娥:一开始提出来的是小宇的爸爸,他说我跟小宇的妈妈商量过了,觉得小宇到这个世界上太短暂了,他们想留点东西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跟小宇爸妈有着同样心愿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主席*洁夫坚定地认为,未来器官捐献的形势将越来越好。
8个月前,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组织联盟(OPO联盟)在广州成立,首任主席就是*洁夫。这个联盟将专注于我国器官获取组织的行业管理,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技术规范,他强调,对所有违规操作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医院和医生将严厉处罚。
*洁夫:随着我们OPO联盟的成立,随着我们跟红会的工作协调和两种协调员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所有的器官都必须经过这个机制,不经过的,发现将取消医生资格,医院吊销医院执照,追究当事医院院长的责任。同时,如果工作执行不好,我们追究卫计委主管工作的副主任,实行问责制。
2011年11月,*洁夫曾在《柳叶刀》杂志上发文直言不讳地承认,中国在器官移植手术时,的确存在使用死囚器官的现象。而从2015年1月1号起,这一现象将从此改变。对于中国的器官捐献,*洁夫的心里藏着一个梦,他盼望着中国的器官捐献系统不再备受指责,而是因为公平、公正的分配系统和标准的操作规范被世人点赞。
*洁夫:我们正在进行自我完善的工作。自我完善的工作有时候是痛苦的,因为你要在自己身上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一起来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让我们器官的捐献或移植系统光明正大的走向世界舞台。
社会的边缘人,并不代表可以沦为法治的局外人,宪法保障公民的人格权利不受侵犯,死刑犯也必须同等适用。终止死囚器官捐献,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也是社会进步、法治精神不断升华的一次良好契机。(央广记者冯会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