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22日电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宋加旺22日做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和新华财经线上访谈栏目《投基方法论》,分享“固收+”投资策略。
嘉宾简介:宋加旺,天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生;年4月至年6月任职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历任信用分析师、技术支持部副总经理;年7月至年6月任职于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担任信托资产管理部信托经理;年6月至年6月任职于国泰基金,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年9月至年10月任职于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历任投资经理、固定收益投资负责人、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级);年11月加入泰达宏利基金,现任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总监。
问: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大幅调整,很多“固收+”做成了“固收-”,打破了基民以往对于此类产品比纯债收益多的认知,您认为这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宋加旺:“固收+”类的产品,“固收”是本,“+”是添彩的部分。从过往历史数据看,按照季度口径来统计,上证指数正收益、负收益的概率大约各占一半,而中债指数正收益的概率超过80%,相对而言,债券资产更为稳健。然而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大幅下跌,部分“固收+”类产品由于年初安全垫不足,同时权益及类权益资产风险敞口过高叠加持仓结构不佳,导致净值回撤较为严重,从阶段意义上来说,把“固收+”做成了“固收-”,说到根本上,是在大类资产配置和控制回撤上没有做好。
问:今年“固收+”整体表现不佳,从债券基金经理的视角,你如何看待“固收+”产品及其未来的前景?
宋加旺:-年,随着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明显和成长股的跨越式发展,大部分“固收+”基金的收益回报远超中长期纯债类产品,“固收+”类产品总规模快速增加。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以及高收益类非标资产的总体规模下降及收益率下行影响,“固收+”产品以力争控制回撤的基础上争取收益的特点愈发受到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的青睐。所以,未来固收+产品的市场需求不错。
问: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固收+”增强收益的来源与底层资产,请做一下系统介绍。
宋加旺:简单来说,所谓“固收+”产品,可以叫做固收增强产品,其实是在固定收益类资产做底仓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大类资产,目前大部分“固收+‘产品管理模式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底仓,以权益、可转债、衍生品等投资工具做加法,在适当容忍净值一定波动的基础上以部分弹性品种力争增厚组合的收益。从仓位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固收+”产品的绝大部分仓位是固定收益类资产。而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固定收益类资产提供的票息收益是产品的基础收益,“固收+”产品本身风格是以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争取获得一定收益为主要目标。
问:“固收+”适合怎样的投资者?这类产品适合定投还是一次性买入?
宋加旺:由于“固收+”产品具备相对低波动、相对低回撤,以及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争取获得一定收益的属性,因此可以匹配具有这类风险收益属性需求的投资者。
首先,这类产品适合个人投资者,初入投资领域,经验较少,但有闲钱想做投资,这时候可以选择“固收+”产品,性价比相对更高。
其次,对于不论是追求短期、中长期的机构投资者都适用,这类投资者对投资预期回报期待比银行理财产品更高,同时要求产品能承受一定的风险和净值波动。关于定投还是一次性买入,投资者最应该做的是了解产品属性,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风险偏好类型,若选到了适合自己风格需求的“固收+”产品就不需要择时,可以进行定投;若投资者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基金的风险收益属性特征及基金经理的风格,或者对于具有高净值波动特征的“固收+”类产品,投资者需要根据基金的净值波动特征进行择时,通过择时可以了解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和未来拟持仓周期内的大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这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较难操作。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定投还是一次性买入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其择基能力来确定。
我们做“固收+”的风格,就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尽力控制回撤,并追求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的适当收益,尽力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熨平”组合净值波动,目标是努力让投资者不需要择时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持仓体验。
问:很多团队的“固收+”是分仓管理的,一个基金经理管权益部分,另一个管债券部分,这种协作合理吗?
宋加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个人认为能达到投资目标的管理模式都是有效的投资管理模式。关于分仓管理模式,根据经验,一定要建立在统一的大类资产配置的基础上,若没有大类资产配置思想指导,仅根据基金契约按照权益上限进行简单分仓管理是有一定弊端的。简单分仓,两个基金经理各自管理各自的头寸,可能会存在整个基金组合的风险敞口不可控的情况。
因此更建议“固收+”产品的投资管理模式按照“主基金经理+辅基金经理”的模式运行,由主基金经理对业绩负责并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和专业资产管理,由辅基金经理辅助进行更加精细化的专业管理。
问:“固收+”需要进行择时、波段操作吗?很多主动权益基金自下而上的那套框架放在“固收+”里面合适吗?你的投资理念是怎样的?
宋加旺:对我们的团队来说,“固收+”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需要做择时和波段操作,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尽力把握确定性更高的投资机会。
择时是按照自上而下大类资产配置方式进行的,当市场偏弱的情况下,会寻找相对更确定的预期偏差的机会,主要寻找的是宏观经济预期偏差、通货膨胀预期偏差、货币*策和财**策预期偏差、产业*策预期偏差,根据预期偏差的来源及预期偏差扩大或缩小的情况对投资进行布局,做出配置的择时。
择时的方向需要根据预期偏差的程度来确定,当市场预期偏差最大的时候是投资机会相对最确定的时候,当预期偏差最小的时候是投资需要最谨慎的时候,需要根据预期偏差的情况及估值情况进行择时和波段操作。在具体的选股和选债上,“固收+”产品的运作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按照“尽力安全、力争稳健、可持续”的投资目标,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细分品类资产的绝对收益投资策略,尽力把握确定性更高的投资机会,同时尽力规避有可能的投资损失,力争组合净值穿越市场牛熊,获得绝对收益。
我认为,团队有严格的投资纪律,尽力控制风险,不会暴露过多的权益仓位敞口和债券久期敞口;当判断权益估值偏贵的情况下,不会跟风加仓;当信用环境下行,对信用风险比较担心的情况下,会全面提升债券信用评级的要求,不会为了名义的高收益去下沉评级;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下,在对货币*策空间可能的掣肘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不会因为一时的货币*策宽松而进行长久期债券的投资博弈。总之,当认识到相关风险的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若无法把握,宁可不获取收益,也不会侥幸暴露不能承受的风险。
问:今年以来,很多纯债基金踩雷,为什么“固收+”踩雷债券的概率比较低?“固收+”做信用下沉的性价比是不是不太高?
宋加旺:“固收+”基金的收益来源是靠大类资产配置,固收部分和权益部分在投资安全垫积累和绝对收益及弹性收益的获取上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和贡献,靠固收部分和权益部分的协作配置做出收益,也就是说“固收+’产品的低回撤和相对稳健收益的获取根本上来源于大类资产配置。
而纯债基金投资方向主要为各类债券,在资产荒和债券总体估值收益率偏低的情况下,其中蕴藏着高风险的高收益债券有可能获取高收益,部分基金经理在相对排名压力之下有可能根据自己风险认知能力去获取高收益,因此追逐相对收益的目标和高收益资产的来源相对单一,可能会导致纯债基金的基金经理相对于“固收+”的基金经理相对更愿意做信用下沉的操作。
然而风险是不可预期的,根据产品委托人的风险收益需求,基金经理需要根据投资能力圈打造适合的产品投资风格属性;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很强的基金经理,信用下沉或会带来一定的超额收益,但也会伴随相对高的信用风险,是否要下沉信用评级取决于委托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经理的能力圈。
对于我们的团队,做“固收+”产品,债券部分的投资风格偏信用风险厌恶型,会根据宏观预期偏差、产业*策预期偏差等去寻找行业信用息差缩窄的净价收益机会,通过行业龙头进行债券资产配置,通过信用下沉获取个券的高收益不是我们的策略选择,因为团队是相对偏稳健的投资风格。
问:在“固收+”产品中,你觉得债券投资的部分应该如何定位并操作?与纯债基金的管理有什么异同?
宋加旺:在“固收+”产品中,债券部分更多是提供可承受一定风险的安全垫,主要是通过票息策略和杠杆策略来实现收益,以小步慢跑的模式为组合积累安全垫;在利率债上,尽力去把握确定性更高的久期策略机会,在确定性不高的情况下,会谨慎使用久期策略;在信用债的投资操作上,尽力寻找信用息差存在预期偏差定价的行业,精选行业龙头企业的债券进行配置,获取资本利得,不做信用债的个体评级下沉。
总之债券部分的操作主要是期望能够积累可承受一定风险的安全垫,更多会采取绝对收益策略的做法,在“防御”的基础上“进攻”。“固收+”中的债券投资部分和纯债基金的债券投资部分,或许会根据产品投资范围的差异而存在配置种类的不同,根据其在组合风险收益目标打造上的贡献不同而存在投资仓位、投资结构、投资方法和投资操作的差异,此外,在同类资产投资机会的把握上不会有本质的差别。
问:你如何看待今年年内的股市行情?下半年股市是否有机会?看好哪些行业板块?
宋加旺:受到海外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俄乌局势动荡、国内防疫*策,及经济增长预期偏弱影响,年初以来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权益方面的操作需要谨慎,今年权益的仓位和权益的结构两方面都很重要,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个人认为今年上半年的机会或会强于下半年。
对于权益品种配置机会方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