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响和监管政策双重推动下,去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战绩”几何?意健险是否反超车险坐稳“头把”交椅?3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发布《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年1月起,互联网意健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车险且差距不断拉大,截至年底,超过互联网车险12.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中,第三方机构保费收入占比74.34%。
险种格局分化加剧意健险占比提升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及网民规模的扩大,保险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渠道,六年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实现翻倍增长。年,共计33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截至年,共计73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
具体到险种而言,互联网非车险业务发展优于车险业务,非车险保费规模占比超七成。《报告》显示,年,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60亿元,同比下降19.64%,占比27.65%,较年下降5.09个百分点;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费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35%,占比72.35%,相较年4.41%的份额增长超15倍。
其中,互联网意健险业务维持较高增速,保费规模跃居互联网财产保险首位;信用保证险保费规模大幅收缩。年,互联网意健险累计保费收入.05亿元,占比为40.11%,同比增长19.70%。自年1月起,互联网意健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车险且差距不断拉大,截至年底,超过互联网车险12.46个百分点。
缘何意健险保费规模大增?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短期健康险紧抓用户需求,产品简单透明、性价比高、投保智能高效,同时疫情下健康保障意识大幅提升、社交图谱集群化效应凸显。
而在信用保证险方面,鉴于个别网贷平台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风险情况,信用保证险迎来新规,各家险企纷纷收紧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规范业务流程,提高风控级别。年,互联网信用保证险累计保费收入62.52亿元,同比下降52.18%。
那么,互联网非车险热销产品中,哪些产品表现最为突出?《报告》显示,根据保险业协会对年前60款热销产品监测,短期健康险产品有27款,累计保费收入占比48.12%,主要为百万医疗产品;意外险产品7款,累计保费收入占比6.61%,主要为航空意外险和个人人身意外险。此外,在各类热销产品中,退货运费险承保保单数量最高,保费收入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保费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国泰产险、众安保险和大地保险。
“各类科技应用飞速发展,各类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为互联网非车险的产品服务场景化创新、营销精准触达、用户体验优化提供了机遇,如快速迭代的百万医疗、电商场景的退货运费险、出行平台的航意航延险、移动支付的账户安全险等。”上述负责人解释道。
第三方贡献超七成保费市场集中度下降
《报告》显示,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主要来源于第三方。年,在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中,第三方(包括第三方网络平台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合计保费收入.23亿元,占比74.34%,同比上升5.4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方网络平台保费收入.28亿元,占比42.02%,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费收入.95亿元,占比32.33%,同比上升9.21个百分点。自营网络平台保费收入.85亿元,占比23.54%,同比下降5.68个百分点。
自营网络平台渠道客户数和活跃度有所提升,但整体业务量大幅下滑。如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