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晖北京报道
经过三次约谈7个月后,蚂蚁集团多项整改目标终于进入“落地”的关键阶段。
近期,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花呗、借呗全面启动对自营产品与助贷导流产品的品牌隔离工作——具体方式是按照将资金方不同进行区分,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提供资金的产品不再冠以“花呗”“借呗”的品牌名称。
上述看似简单的前端品牌隔离背后,反映了监管对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合作的鲜明态度——在推动平台金融降杠杆的同时,强调金融机构对品牌、客户运营的自主性,继续对其自担风控、独立审核划红线。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品牌隔离背后,监管对银行金融机构和平台金融公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平台方如何在压降杠杆的同时转变盈利模式,做好客群细分,金融机构如何真正落实产品运营和独立风控能力。在实践中,还将面临客观能力与主观意愿不足的挑战。
告别“贴牌”,风控独立
简单来说,在“花呗”“借呗”完成品牌隔离后,用户在支付宝上申请消费信贷产品时,将不会只看到花呗、借呗标识,而是会在醒目的位置看到金融机构的名称或者产品名称。而此前,通常出资机构会“深埋”在最终的借款协议中,几乎不会有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