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肌腱囊肿是一种囊性肿物,出现于肌腱部位,其表面平滑,有可能是由于局部劳损、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局部肿块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如果肿块比较大,压迫到局部神经、血管等,会导致疼痛、局部活动受限等。如果是体积较小、没有异常的囊肿,可以暂时观察;如果有肿块比较大,症状比较明显,可以考虑通过针刺挤压、手术、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01肌腱囊肿的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性
这种疾病是没有传染性的。
2、患病率
肌腱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运动系统疾病,但是至今没有关于其发病率的准确和权威的资料。
3、易发病的群体
肌腱囊肿可发生在所有年龄段,以中青年居多,女性相较于男性较多见。
02肌腱囊肿的基本原因及危险因素
(一)基本原因
由于局部过度劳损、创伤、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长期炎症刺激(骨关节炎)、局部结缔组织营养不良、退行性变、免疫性疾病等都会导致肌腱囊肿。
(二)危险因素
由于肌腱的活动频繁,导致了肌腱囊肿的产生,例如:手工操作、运动员、长时间操作电脑的人。
03肌腱囊肿的典型征象及其常见的并发症
1、典型征象
腕背、手掌、趾掌、足背、膝关节两侧、腘窝等是肌腱囊肿。临床上以局部肿块为主,有平滑的皮肤,有很强的拉力,没有明显的感觉或轻微的疼痛。如果囊肿的体积很大,会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导致疼痛、感觉障碍或行动受到限制。
2、并发症
少数病人合并有肌腱炎等病变,但不会有明显的并发症。
04肌腱囊肿的各种检验方法
(一)预期检验
如果出现局部肿块、活动受限、酸痛、感觉障碍等症状,医院就诊,医生会先做身体检查,确定病变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做超声、MRI等影像学和病理检查。
(二)体检
1、视诊
医师用光源照射囊肿的一边,让光线透过囊肿的中央,来观察它的透明度,以判断里面的液体或固体。
2、触诊
检查肿瘤大小、形状、数目、质地、活动度等,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性。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浅表软组织彩超可以判断囊肿的性质,有助于诊断。
2、核磁共振成像
它能清楚地反映肿瘤的大小、范围、部位等,有助于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
3、其他检查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CT、X线等检查来辅助诊断,并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骨、关节的畸形。
(四)病理学检查
如果需要,我们可以从囊肿中取出一些组织,做最后的诊断。
05肌腱囊肿的诊断
(一)判别原理
根据劳损、创伤、感染、局部肿块、酸痛、疼痛、活动受限等病史,综合多种影像学、病理检查,确诊并不困难。应结合皮下脂肪瘤、皮下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的诊断。
(二)诊断方法
1、体表肥大
多见于皮肤下脂肪积聚处,在关节部位很少见到。不粘附于肌肤,能活动,多为分叶,质地柔软,不具穿透力。
2、皮下血管瘤
肿瘤为紫蓝色,质地柔软,略有凸出,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可压迫,没有跳动。在穿刺过程中会抽取血。
3、纤维瘤
肿瘤是由结缔组织组成的。位于皮下,呈单一的球形,质地坚硬,有一层薄膜,不粘附在皮肤上,活动性强,生长缓慢。
06肌腱囊肿的各种医治方法
1、治疗原理
如果是小的囊肿,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只需要进行短暂的观察。
2、综合疗法
平时要多休息,多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出现身体的损伤。
3、药品疗法
如果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一些镇痛的药物。
4、外科疗法
如果囊肿的体积过大,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一定的压迫,会导致各种不舒服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通常情况下,外科医师会用局部浸润麻醉将囊肿完全切除。
5、其他疗法
也可以通过针刺挤压疗法来治疗肌腱囊肿,也就是在囊肿的周围用普通的针扎破开囊壁,每隔30分钟,然后在囊肿周围按压,使囊肿的内容物从皮下挤出来,就会慢慢的变平而愈。
07肌腱囊肿患者的日常各项管理
(一)食谱推荐
1、患者要加强营养,多吃牛奶、鱼、蛋等高蛋白食品。
2、患者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3、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定量进食。
(二)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戒酒。
2、患者尽量不要吃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品。
08肌腱囊肿的常见防范措施
下列措施可以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
1、要注意休息,不要做太多的运动,特别是长期的运动,以免造成肌腱损伤。
2、注意运动的安全性,防止肌腱的损伤。
3、积极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结缔组织营养不良、退行性变、免疫性疾病等。
09肌腱囊肿患者的求诊指导
(一)门诊指征
1、局部出现肿块、酸痛、疼痛。
2、感觉障碍、活动受限。
3、其他严重的、持续的或进展的症状。
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二)门诊科室
可以到骨科就诊。
结语:肌腱囊肿可能会引起多种不适症状,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大部分的肌腱囊肿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并且大部分的病人的预后都比较好。肌腱囊肿的病人平时要尽量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要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医院做身体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病人的康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