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要提升产品能力,有几种方式:
1、做项目。从调研到设计,从研发到运营,遇到各种问题,并解决,最终达成业务目标。
2、看书。学习其他人分享的知识,将知识应用在项目中,提升决策能力。
3、向大佬请教。向产品前辈请教,打开自己的知识盲区,提升自己的产品思维。
4、分析产品。保持分析产品的习惯,输出产品分析报告,并分享给别人,以教代学。
这篇文章来谈谈第四点,分析产品,刀哥梳理了一个分析框架,按照这个框架去分析产品,然后输出分析报告,将产品亮点收集起来,持续执行,产品能力一定会飞速成长。
以下是框架的思维导图:
这个框架涉及面比较广,如果是直接竞品,建议逐一分析,如果是非同行产品,建议针对性的分析,例如,在构思一个新产品,不知道如何架构的时候,可以重点分析产品架构;在设计某个功能没有头绪时,可以重点从分析某个功能。
分析完产品后,有两个动作,一是输出产品分析报告,二是将自己觉得好的方案收集到自己的方案库。例如好的组件,可以加在自己的组件库里,好的界面交互,可以保存在自己的图片库。组件库使用Axure,图片库推荐使用eagle。
方案库里的方案,就是我们以后解决问题的方案来源,所以分析产品、做产品就是个拆和组的过程,拆解成个体方案,再组合成我们的产品。
下面,我们我们来详述产品分析的每一个模块。
1.文档概述
这个部分对产品做一个整体的概述,包括我们的体验环境和产品概况,让我们在回顾这份文档或者别人看的时候能知道,是在上面环境下分析的产品,以及产品大概是做什么的,有个大概的认识。
1.1体验环境
使用的什么手机、手机系统的版本号以及体验时间。
1.2产品概述
所属公司、产品类型、logo、slogan等。
1.3业务模型
产品的业务模式是什么,从多边关系来说,是做平台,还是自营。平台是B2C、B2B、C2C或B2B2C。
业务逻辑是概要的描述产品大体的运作模式,有句话说得好,看事物要以事实为依据,利益为准绳,从业务逻辑应该可以看出与产品有干系的对象有哪些,以及利从何来,利往何去。
2.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从宏观上去看产品所处的环境,以及这个产品所服务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2.1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是指,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总量,评估市场规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估算,一种是查阅研究报告。
以洗衣机为例,一般每户家庭都有一台洗衣机,国内大概有5亿户家庭,如果每台洗衣机只能用一年,那么每年就是5亿台的市场容量。
当然洗衣机生命周期不可能只用一年,一般在5~10年左右,加上消费升级的改善需求,我们假设取7年。
每年洗衣机的市场容量,则是:5亿/7=万台。
有更多的行业我们是无法根据常识来估算的,或者很难估算准确。这时候可以尝试直接找现成的数据来源。
比如前面的截图,就是来自于行业报告。行业报告去哪里获取呢?不要直接百度搜索,这样得到的数据不一定准确,而且效率太低。这里汇总了一些平台供参考:
研究报告平台:中研普华,发现报告,艾瑞网,酷传,新榜,移动数据平台,易观,企鹅智酷。
数据公司平台:中怡康,第一财经,奥维云网,国家统计局,决策狗,数据通,奥维付费版,生意参谋,数据雷达,魔镜。
也可以尝试用bing搜索“filetype:pdf+关键词(大品类,细分品类)”。
以上提到的搜索渠道,有些免费有些付费。如果付费的话,一份行业报告的标价一般都在几千到一万多人民币的范围。
我们用估算法来预测下,贷款中介市场的市场规模。例:
查询相关数据获知,目前中国的信贷总额约为15万亿,按平均3%服务费测算,预计约亿元/年。
2.2市场增长率
市场规模是看这块蛋糕有多大,市场增长率是看这个蛋糕的扩展速度有多大,市场增长率,是一段时间内市场规模增长的比率。把市场规模作为横坐标,市场增长率作为纵坐标,可以得出一个象限图。
增长率高、市场容量大是巨头争抢,如5G、人工智能、物联网,BAT大厂都会布局;
增长率高、市场容量小是未来明星,如扫地机器人、智能语音;
增长率低、市场容量小表明这个行业已经处于没落的阶段,增长率甚至为负,比如现在的出租车行业、自行车租赁、方便面(想一想,为什么这些行业处于没落阶段?);
增长率低、市场容量大属于细分市场,表明行业的格局已相对稳定,新进玩家可能没有太大空间。
产品经理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也要学会分析下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优先选择第一象限的行业,不要选择第三象限的行业,行业不景气,公司挣不到钱,想有更好的发展,可能性也不大。
贷款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2.3行业现状
市场是由多个交易对象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会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公司、用户的角度来分析。例如从公司的角度,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政策监管越来越严、整个市场由增量转为存量。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还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例:
当前的贷款中介行业,以下问题正逐渐突显:
整个市场的获客成本逐渐增高,通过SEM推广获客,平均每个获客成本,增加了50%左右;
银监会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金融相关的业务,比如推广、APP上架、电销等,都需要提供金融许可证,而对于贷款中介来说,很难获得这样许可证,导致在很多业务上都受限,业务扩展越来越难;
正在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
而用户端,以下痛点仍未完全解决:
机构与产品太多:在竞争较充分的市场里有太多的贷款机构和贷款产品,借款人不知道到底哪一家能成功贷款?
找更快:到底哪一家更快?真的急用钱,等钱救急,时间比成本更重要!
找更便宜:借款人会考虑哪一家的利息最便宜?是否还有比目前找到的更便宜?
时间与精力成本:借款人自己选择的过程,会浪费很多时间和成本,而且不一定有好结果!
宣传与实际:借款人担心选择的贷款机构和产品,怀疑真的和广告宣传一样吗?
2.4市场前景
市场还有什么发展机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贷款人群升级,相信会呈现这样的趋势:
第一、第三方贷款点评、贷款服务评级、爆料类平台出现。人群变化构成需求变化,之前没有出现,一是与贷款用户上网少有关系,二是贷款用户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有关系,三是行业发展较初级,贷款服务机构不足。这类平台的出现将对金融服务机构、贷款经纪人进行制约和约束,减少坑蒙拐骗的现象,真正优胜劣汰的行为开始;中小微企业贷款人网上社交、分享晒图开始逐步兴起,不仅学习贷款融资,而且可以进行行业合作交流。
第二、线上获客、智能匹配贷款的比例不断增加。随着新兴技术的运用不断落地,贷款客户没有粘性将通过移动互联网贷款平台得到改善,贷款服务的品牌性经纪平台开始诞生。快捷,高效,便利的贷款服务,逐渐会在一线及发达城市开始普及。
第三、贷款中介(贷款经纪)将开始标准化。随着金融监管对助贷、贷款经纪的制约会加大,不排除未来几年会有贷款经纪人从业资格证的产生,类似保险经纪人员从业资格证。贷款经纪人还是会依附于主要的一家金融机构,便于管理、升级,完全像国外的独立经纪人会有,但是相信不会那么快和普及,国内还有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毕竟现在经纪人还有许多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知识水平还较为低,需要升级改善。诈骗、套路贷的事件会大大减少!
3.需求分析
3.1目标用户
分析目标用户的基本信息和行为信息,构建用户画像。
关键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特征,实例化一个或多个核心用户画像,作为后续的一些设计决策依据。
3.2场景及需求
需求来源于场景,功能来源于需求。分析场景,可以探寻功能的来源。场景由用户、环境、时机和事件组成,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下,基于什么动机,去做了什么事。用这样的方式描述场景,然后提炼出需求和功能。例:
4.产品分析
产品是功能的载体,用户在场景里产生需求,产品通过功能满足用户需求,产品分析是从大框架到功能点来解构产品。
4.1产品概述
分析产品的色系、风格和调性,例如豆瓣始终保持文艺小清新的调性。例:
产品色系为红色,采用全局标签式的导航,产品营造了一种科技感的风味,UI、交互、显得比较年轻,给人以信任感,应该比较符合其目标用户的审美。
4.2系统框架
用户看到的产品,仅仅是整个系统的一个模块,其背后一定有更多系统的支持,系统框架是指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逻辑、层级关系。做为产品经理,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除了学习能看到产品外,还要有意识去深挖好产品的实现逻辑。例:
4.3产品架构
产品架构,是指产品的功能架构,好的架构兼容性好、易于使用。功能架构的对象是功能,功能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逻辑组合,功能是逻辑结构而不是物理结构。例:
4.4信息架构
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事物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信息结构图是供开发建数据库的参考依据。
信息结构由“表”及“里”分为两类,“表”主要是给前端和设计师看的信息结构,称之为信息的展示结构比较合适,大家常说的就是这一类,“里”是给技术人员使用的,便于后端技术人员设计数据库,常用E-R图来描述此类信息结构。
信息架构并不一定要梳理,大部分情况下,开发在建数据库时,会根据PRD、原型等自行提炼信息,进行表结构设计。例:
4.5业务流程
分析产品的业务流程时,通常是指核心业务流程,核心业务流程,是产品核心功能的体现,大部分产品,核心流程只有一个,部分复杂的产品可能会有多个。核心流程之外是分支流程,这些分支流程,我们可以在分析具体功能的时候梳理。例:
4.6功能点
分析功能点,从几个方面:功能描述、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界面交互、主流程、分支流程、异常流程、业务规则。
功能描述:简要描述功能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
前置条件:要使用这个功能,使用对象必须是什么等级、什么状态、是否登录;
后置条件:执行完功能的操作步骤后,服务器会执行什么操作,用户会受到什么提示;
界面交互:梳理页面的交互流程图,遍历所有可能出现的界面元素;
主流程:顺利按流程执行的全部操作过程及系统相应;
分支流程:流程里涉及不同操作,不同操作执行不同流程,遍历所有的分支流程;
异常流程:流程里某个环节出现异常时的执行方法,如网络异常、订单达到上限、次数达到上限;
业务规则:所有涉及到判定的地方,都有业务规则,即判定是根据什么规则进行的,例如短信验证码的有效时长、验证码1分钟内的最大发送次数;
例:
功能描述:未登录的用户主动点登录,或者点击某个需要登录才能继续使用的功能时,跳转到登录界面。
前置条件:当前用户未登录,网络正常
后置条件:登录成功,使用相关功能
界面交互:
界面元素:
业务流程:
注册登录业务流程图
分支流程:
1)网络异常:提示网络异常;
2)调用短信接口失败:提示短信获取失败;
业务规则:
1)验证码有效时间:3分钟;
2)1分钟内短信获取次数不能超过5条;
3)是否已注册的判定:系统已存在改手机号的记录;
5.运营分析
运营分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数据表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产品的日活、月活等基础行为数据,和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业务数据。
另一方面是产品的运营策略,可以使用海盗指标的分析框架,分析产品在拉新、激活等方面采用了什么样的运营策略。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偏策划和设计,是专家路线,另一方面是偏市场和运营,属于商业操盘手的路线,如果要往商业操盘手路线走,必须具备一定的运营能力。
6.写在最后
通过这几个步骤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产品的亮点,可能是某个功能,或某个交互,或者是产品的UI,将亮点记录下来,放入自己的方案库,以后遇到类似的场景,就可以直接从方案库调取方案。
产品经理要具备模型思维,所谓模型,就是解决问题的套路,通过产品分析,我们可以收集到足够多的模型,直接竞品的分析,更能知己知彼,学习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完善自己的不足。
按照框架去分析产品,分析能更全面。一份全面的产品分析文档,应该包含这些部分:产品概述、市场分析、需求分析、产品分析、运营分析、总结分析。
但并不是每一份产品分析文档都要按照这个结构梳理,有时分析的重点是市场、有时分析的是产品功能、有时分析产品交互……总之,产品分析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解构并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