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张禄周逢强郭辉光记者郗运红
近日,医院胃肠外科成功实施三例内镜下胃黏膜下肿物挖除术,就通过胃镜挖出了藏在患者肚子里的“土豆”。
胃粘膜下肿物如间质瘤、平滑肌瘤或神经内分泌肿瘤,甚至是异位胰腺或者是脂肪瘤等此类肿瘤,不用开刀,医生通过胃镜就可以像挖土豆一样把粘膜下层的瘤子完整地挖出来,再从嘴里将瘤子取出来。
61岁的韩女士,外院胃镜检查提示胃体隆起性病变。为进一步治疗转入医院胃肠外科。检查提示胃体粘膜下隆起,怀疑间质瘤,胃体肿物,主要瘤体凸出于胃腔外。
间质瘤是半良半恶性的,可以选择做开腹手术,也可以选择做腹腔镜手术。现在更好的治疗方法来了,将瘤子通过胃镜从嘴里掏出来,这样体表没有伤口,副作用最小。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胃肠外科专家用doul刀小心翼翼地分离瘤体,完整将直径1.6cm的“土豆”挖了出来,并且从嘴巴里掏了出来。术后5天,患者康复出院。
今年,医院70周年院庆,举行“为爱爱胃”大型公益活动。张大爷是这次公益活动的受益者。通过免费胃镜检查发现,张大爷胃底偏前壁粘膜下隆起,为明确肿物性质及切除病灶,入住胃肠外科。
检查提示胃底偏前壁肿物,主要瘤体凸向胃腔内。在胃肠外科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术中通过胃镜发现胃底偏前壁粘膜下隆起,行胃镜下治疗,手术历时30分钟,完整切除肿物。病理示胃平滑肌瘤。术后5天,患者康复出院。
30岁的张先生外院胃镜检查提示胃体粘膜下隆起,为求治疗入住胃肠外科。检查提示胃窦体交界处肿物,瘤体主要凸出胃腔外,呈明显强化。
在胃肠外科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术中通过胃镜发现胃窦体交界处粘膜下隆起,行胃镜下治疗,完整切除肿物,创面尼龙绳荷包缝合。病理示胃血管球瘤。术后5天,患者康复出院。
内镜下胃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是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镜治疗技术。
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而且对于一些特殊位置的胃肿物,不用进行消化道的切除与重建,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消化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
ESE适应症为不超过3cm、向消化道腔内生长为主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粘膜下肿瘤,如间质瘤、类癌、平滑肌瘤等。
医院胃肠外科熟练开展胃肠镜检查与治疗,顺利开展ESD、ESE、EFTR、经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经内镜胃造瘘术、胃肠营养管置放等技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