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乌克兰农业危机
年末,严冬已经来临,笼罩在乌克兰上空的战争阴霾仍未消散。作为“欧洲粮仓”,乌克兰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乌克兰位于欧亚大陆,国土面积约60.3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乌近70%的国土面积是黑土地,占全球黑土面积的40%。珍贵的黑土含肥量高,非常适宜植物生长。同时,乌克兰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上百条公里以上的河流,自然湖泊达多个。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乌克兰拥有发达农业的先天条件,而发达的农业技术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当年,乌克兰农业科学院是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农科院的领头羊,以体系健全、阵容可观、成果突出、潜力巨大而著称。现在,乌克兰农业科学院以及乌克兰国立生命与环境科学大学一道承担着发展乌克兰农业技术的使命。
占尽天时、地利和技术优势,乌克兰农产品历来产量颇高且质量上乘。苏联时期,土地仅占苏联国土面积2.7%,人口占18%的乌克兰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特别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乌克兰为苏联提供了约25%的马铃薯、20%的小麦以及33%的蔬菜。年,乌克兰的农产品产量更是达到了顶峰,人均生产0公斤小麦、公斤肉、公斤食糖,成为名副其实的“苏联粮仓”。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约有55%以上的土地用于农耕,70%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仍然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乌克兰的农业生产为包括谷物和饲料作物在内的多元组合,其农作物出口到全球近60个国家。乌克兰还是世界最大的向日葵种植国和葵花籽油出口国,—年度在谷物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二,享有“欧洲粮仓”的美誉。
乌克兰农作物生产分春播和秋播。春播时间从3月份开始并持续到5月份,主要种植玉米、大豆、葵花籽,当年9月收获。秋播每年8月播种,主要种植冬小麦,来年7月收获。年是乌克兰的丰收年,共收获万吨小麦、0万吨大麦、万吨玉米……该年,乌克兰出口了多万吨谷物和食用油料作物,创历史纪录。
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这场在乌克兰领土上展开的世界地缘政治大博弈引发了新一轮的乌克兰危机。世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