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华为产品的国际化战略
TUhjnbcbe - 2025/3/25 10:10:00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经从一家小型通讯公司发展为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通过对华为品牌在国际传播中自媒体传播的研究分析,不仅仅能让人们对华为公司有一个更全面更具体的认识和了解,更能使华为公司认知到自身利用自媒体营销时的优点和缺点,促进华为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华为品牌的国际战略

1.供应链国际化

年,成立之初的华为正是从香港一家公司获得代理销售用户交换机在中国大陆的经销权,从而获得了第一桶金。因此,华为在成立之初就不自觉地实现了供应链的国际化。

之后,华为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研发自主品牌的产品,最终掌握了用户交换机的生产技术。此后,华为不断向市场更大、容量更高的产品,例如:运营商级产品冲刺。

在市场策略方面,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对产品技术和质量相对较低的农话交换机入手,再逐步向更高网络层次迈进。由于该阶段内国内企业还未掌握大部分物料不见的生产技术,华为的供应链全部来自国际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链”中的中国电子企业逐步拥有了生产和供货能力企业的供应链实现了一个由“国际化”到“本土化”的自然转变过程。

2.管理体制的国际化

年起,华为与IBM、HayGroup、PwC、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建立了基于IT管理的体系。在股权分配方面,华为公司的全员持股制度被认为是凝聚人才、激励团队和解决资金压力的一个极其成功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奏效取决于公司对员工的高额分红。

这一做法在华为成功操作了约12年,主要基于2个历史原因:1、华为成立初期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高额的市场回报率为其超常规的高分红提供了足够的财政支持;2、该时期公司经济效益好,员工对购买公司股权非常踊跃,大部分奖金和分红都被用于公司新分配的股权的购买上。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价格回落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公司迟早会面临利润摊薄和增长放缓的状况。

因此,华为聘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HayGroup对内部持股制度加以改革和规范,演变成“虚拟受限股”制度。年,华为进一步针对新老员工在股权分配中存在的矛盾推出了TUP长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对股权分配制度进行优化,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在考核制度方面,华为将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体系与员工的的职务、工资、奖金和股权分配直接挂钩,受到各级主管和员工的重视,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3.市场的国际化

华为公司从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之后三年才获得海外市场零的突破,公司当年海外收入达万美元。此后海外销售连年翻番。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市场体系,包括在全球拥有15个研究院/所、36个联合创新中心,同时依托自身的全球15个研究院/所,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产业创新,在实现自身市场合作伙伴和渠道的国际化同时,也为客户带来极致体验。

4.研发的国际化

华为成立之初即强调自主研发,每年投入销售额的10%以上用于研发,其研发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采取开放合作共赢的策略,面向世界一流的合作伙伴,通过战略合作,使得华为能够利用有限的研发投入与研发团队,较快速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后来居上,这些成就的达成,华为研发国际化的战略功不可没。

华为在开展市场国际化的同时即开始了研发的国际化:一方面通过战略合作,与西方同行或者供应商建立联合实验室(合作伙伴主要包括SUN、英特尔、微软、高通、摩托罗拉等西方巨头),使得华为公司的产品能够同步应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成果。

早期华为与世界知名公司在研发方面实行的战略合作主要包括引进技术、关键物料部件、技术标准和专利授权。目前,华为更多地拥有了输出技术的实力,开始在各个领域与西方巨头对各自优势专利进行双向的授权。这种合作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华为自主研发能力质的飞跃,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收益。

华为研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体现在全球建立研发机构上。华为先后在斯德哥尔摩、达拉斯、硅谷、班加罗尔、莫斯科等地建立研发中心,目前已在全球建立15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在国际上的选址都集中于通信和IT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瑞士、硅谷等,以保障华为在所处领域与世界同步。

二、华为品牌的国际传播

1.参加国际专业展览,打开华为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年,华为开始正式进军国际市场,公司首先在拓展国际化市场的地点选在非洲、中东、以及拉美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电信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对外国企业的技术准入门槛也相应较低。华为希望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规模化突破后,再转战发达国家市场。

为了改变当地人对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刻板印象,加深他们对华为的认识,一方面华为公司积极与当地人、当地政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他们详细介绍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以及华为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华为每年都在各个国家参加诸多大型国际展览会:年的埃及电信展、巴西电信展和莫斯科电信展。

华为每到一个市场都会在当地举办规模盛大的通信展,通过在展览会和技术汇报会上宣传中国、宣传华为,进而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增加品牌曝光度,争取当地客户的支持,以期获得入网许可证或者选型准入资格。

这个时期,华为的国际传播策略就是靠员工的锲而不舍的坚持,长期驻扎国外,不断向当地政府和企业宣传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并辅之以参加、举办国际专业展览的方式,打开华为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2.把意见领袖“请进来”,强化华为品牌的国际认知度

年,华为开始实施走出“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在40多个国家开设代表处,制定了“新丝绸之路”计划,通过邀请外国政府电信官员和专家到中国访问,让他们了解改革开放下的新中国的面貌,领着他们从北京入境,之后看看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让他们发现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早已超出预期。

其次,在访问过程中,通过让他们使用中国的固话、手机,以及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机房里参观华为生产的通信设备,让其明白通话质量、电话普及率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而华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路线的最后,则是到耗资亿创建的深圳华为公司总部——“坂田基地”,参观华为现代化厂房和科研基地,加深对华为品牌的了解。

在以“请进来“战略为指导方针下,邀请外国专家和客户到中国和华为公司进行参观和访问,辅之以大众传播。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华为公司的国际形象得到明显提高。

3.积极投放国际大众媒体,提升华为品牌的联想度和国际影响力

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手机业务部,标志着作为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的消费者业务正式展开,年,华为发布了第一部3G手机。在这之前,华为的主营业务为运营商业务,较为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经济价值,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少利用大众媒介,公司在品牌管理、营销、公关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少,普遍认为品牌是靠员工一点点打出来而不是宣传出来的。

年后,华为进军消费者领域,开始生产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消费终端产品,此时一向低调、务实的华为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走向开放。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罕见地接受了国际媒体的采访,并表明会慢慢走向开放,让华为在大众心中不再神秘。

从此,华为的身影在国际舞台上随处可见。华为开始花巨资赞助欧洲球队,如欧洲马德里竞技、AC米兰、巴黎圣日耳曼、阿森纳、阿贾克斯、安德莱赫特、印度板球队等多个国家的著名球队;

请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拍摄各类产品广告宣传片、企业宣传片,并在电视、网络和手机上进行投放;在国际知名媒体NewYorkTimes、CNN、BBC、TheEconomist等上的报道日益增多。华为品牌的联想度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三、总结

华为作为全世界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经过31年的发展,业务遍布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实施品牌国际战略方面,华为品牌的国际战略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的国际化、管理体制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研发的国际化等四个方面。通过参加国际专业展览、把意见领袖“请进来、积极投放国际大众媒体等措施,华为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为产品的国际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