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出自《药性论》。别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
中药图书馆
丁香
01
性味
辛,温。
02
归经
入胃、脾、肾经。
0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9~3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04
注意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05
炮制
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化学成分
花蕾(公丁香)含挥发油(即丁香油)14~20%,油中含丁香酚(eugenol)78~95%、乙酰丁香酚(acetyleugenol)约3%及少量的丁香烯(caryophyllene)、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此外,尚含齐墩果酸、鞣质、脂肪油及腊。果实(母丁香)含挥发油2~9%。
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
生境分布
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有少数出产。
性状
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长1.5~2厘米,红棕色至暗棕色。下部为圆柱状略扁的萼管,长1~1.3厘米,宽约5毫米,厚约3毫米,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渗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圆球形;径约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用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气强烈芳香,味辛。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功能主治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摘录于:《中药大辞典》、《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专题精选
中药科普系列--香薷
中药科普系列--石菖蒲
中药科普系列--佩兰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