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草药之楮茎楮树根楮叶楮实
TUhjnbcbe - 2021/6/17 6:07:00
白癜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24/4522869.html

楮茎

别名:楮枝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树条。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枝条,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10cm,密被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5-15(-20)cm,宽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树叶较明显,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直径l-1.5cm,总花梗长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状,被毛,花被管状,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柱细长,线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质,呈球形,直径约2cm,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利尿。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1.《别录》:主瘾疹痒,单煮洗浴。

2.《纲目》:捣浓汁饮半升,治小便不通。

附方:

治暴赤眼病,碜涩者:嫩楮枝去叶,放地上火烧,以碗覆之一日,取灰泡汤,澄清温洗。(《圣惠方》)

楮树根

别名:纱纸树根;壳树根;构树根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

采收和储藏:春季挖嫩根,或秋季挖根,剥取根皮,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清热利湿。主咳嗽吐血;崩漏;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叶及根皮,和营卫,治水湿,止崩下。

2.《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失红吐血。

3.《重庆草药》:清热凉血,治咳嗽吐血,红崩,风火牙痛。

附方

1治肺虚咳嗽:纱纸树根二两,五指牛奶根二两,柠檬叶三张。水煎服,或同猪肺煲服。(《广西中草药》)

2治水肿,筋骨酸痛:构树根白皮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治肺脓疡:壳树根一斤,洗净切碎加水四斤,煎至二斤,分三次服完。此为一日量。(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楮叶

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叶(《生草药性备要》)。

出处:《别录》

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凉血,利水。治吐血,衄血,血崩,外伤出血,水肿,疝气,痢疾,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①《别录》:"主小儿身热,食不生肌,习作浴汤,又主恶疮生肉。"

②《药性论》:"炒末搜面作饦食之,主水痢。"

③《日华子本草》:"治刺风身痒。"

④《本草用经》:"叶主鼻洪。嫩芽以当菜茹,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

⑤《纲目》:"利小便,去风湿肿胀,白浊,疝气,癣疮。"

⑥《本草汇言》:"凉血,祛风,利水。"

⑦《本草求原》:"叶及根皮,和营卫,治水湿,止崩下。"

⑧《岭南采药录》:"出癍痧。"

⑨《现代实用中药》:"打汁涂虫*及皮肤病。"

附方

①治吐血,衄血,积日不止:楮叶捣绞取汁,不计时候,服一小盏。(《圣惠方》)

②治鼻衄数升不断者:楮叶捣取汁坎三升,不止再三饮。久衄亦瘥。(《小品方》)

③治通身水肿:楮枝叶煎汁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服。(《圣惠方》)

④治疝气入囊:五月采谷树叶,阴干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温洒下。(《简便单方》)

⑤治小儿赤白痢,渴,及得水吃又呕逆:炙构叶令香*,以饮浆半升漫构叶,使水绿色,然后去叶,以木瓜一个,切,纳叶汁中,煮三、二沸,去木瓜,使暖,细细服,渴停。(《子母秘录》)

⑥治癣湿痒不可忍:楮叶半斤,细切捣令极烂,敷于癣上。(《圣惠方》)

⑦治小便白浊:构叶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经验良方》)

⑧治一切眼翳:三月收穀木软叶,晒干为末,入麝香少许,每以黍米大注眦内。(《圣惠方》)

⑨治鱼骨哽咽:楮叶捣汁嚷之。(《十便良方》)

⑩治痔瘘肿痛:楮叶半斤,捣烂封之。(《濒湖集简方》)

⑾治蝮蛇*:生麻、楮叶合捣,以水绞去滓渍之。(《千金方》)

⑿治坐骨神经痛:穀树叶四两,艾叶二两。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⒀治痈疖初起:鲜穀树叶和红糟捣烂外敷;成脓者和冷饭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⒁治外伤出血:鲜构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痈疖:取构树叶研粉,加米汤、白糖调敷。治疗初起的痈、蜂窝织炎22例,均获消肿效果。

楮实

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谷木子、谷树子、谷树卵子(《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别录》

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8~10月间当果实成熟呈红色时打下,晒干,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果实呈扁圆形或卵圆形,长1.5-3mm,直径约1.5mm厚至l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疣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略平或有凹槽,有的具于房柄。果皮坚脆,易压碎,膜质种皮紧贴于果皮内面,胚乳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以色红、饱满者为佳。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楮实),采得后用水浸三日,将物搅旋,投水浮者去之,然后晒干,却用酒浸一伏时了,便蒸,从巳至亥,出,焙令干用。"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滋肾,清肝,明目。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宜。"

附方

①治脾、肾、肝三脏阴虚,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烦渴,梦中遗精;或大便虚燥,小便淋涩;或眼目昏花,风泪不止:楮实(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实子一日,晒干,再浸再晒,以豆汁渗尽为度,再晒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为细末,每早用白汤调服五钱。(《本草汇言》)

②治肝热生翳,气翳细点,亦治小儿翳眼:楮实子细研,蜜汤调下,食后服。(《仁斋直指方》楮实散)

③治水气臌胀,洁净府:楮实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两半,茯苓三两(去皮),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桐子大。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楮实子丸)

④治喉痹喉风:楮桃阴干,每用一个为末,井华水服之,重者两个。(《濒湖集简方》)

⑤治石疽,状如座疖而皮厚:捣穀子敷之。亦治金疮。(《千金方》)

⑥治目昏:荆芥穗、地骨皮、楮实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汤下。(《儒门事亲》)

⑦治耳鸣,眼雾:桑泡、薅秧泡、构泡,大乌泡、三月泡,泡酒服。(《重庆草药》五泡酒)

各家论述

①《纲目》:"《别录》载楮实功用大补益,而《修真秘旨书》言,久服令人成骨软之痿,《济生秘览》治骨哽,用楮实煎汤服之,岂非软骨之征乎?"

②《药性通考》:"楮实子,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壮筋骨,明目。久服滑肠。补阴妙品,益髓神膏。世人弃而不用者,因久服滑肠之语也,楮实滑肠者,因其润泽之故,非嫌其下行之速也,防其滑而以茯苓、薏仁、山药同施,何惧其滑乎?"

③《本草从新》:"楮实,陶隐居、苏颂、抱朴子,皆甚言其功,而方书用之为补者,除杨氏还少丹而外,不多见。其他如《外台秘要》,用以敷治身面石疽,《机要》用以治水气臌胀,《集简》用以治喉风喉痹,《直指》用以治肝热生翳,无非凉泻软坚之义。则古本诸说,未可信也。"

④《本草求真》:"楮实,书言味甘气寒,虽于诸脏阴血有补。得此颜色润,筋骨壮,腰膝健,肌肉充,水肿消,以致阴痿起,阳气助,是明指其阳旺阴弱,得此阴血有补,故能使阳不胜而助,非云阳痿由于阳衰,得此可以助阳也。若以纯阴之品可以补阳,则于理甚不合矣。配书又云,骨哽可用楮实煎汤以服,及纸烧灰存性调服,以治血崩血晕,脾胃虚人禁用,久服令人骨痿,岂非性属阴寒,虚则受其益,过则增其害之意乎。"

5《别录》:"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

6《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

7《本草汇言》:"健脾养肾,补虚劳,明目。"

子:补肾壮阳,强筋壮骨,清目,有利排尿。用以腰酸腿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

叶:清热解*,散血,清热利湿,除虫。用以鼻衄,肠炎,痢疾。

皮:有利排尿消肿,祛风湿。用以水肿,骨筋酸疼;外敷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

乳:利湿消肿祛*,治水肿癣疾,蛇、虫、蜂、蝎、狗咬。

构树的看病秘方

咽喉肿痛,咳嗽有痰:构树杆20克,香茅草根20克,草决明根15克,麦草根30克,马鞭草根15克。煎汤口服或泡茶代茶饮。

久咳不愈:构树杆20克,小拔*散15克,草决明根15克,千张纸根15克。煎汤口服。

恶心干呕,食欲饮食搭配:构树杆20克,糯米糕20克,石菖蒲10克。煎汤口服。

使用方法使用量:子10~20克;叶15~30克;皮15~25克,外敷划伤树根取鲜浆汁外擦。

构树果寒性,味甘。补肾壮阳清肝火,清目,有利排尿。用以腰酸腿软、虚损骨蒸、砂晕目昏、目生翳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草药之楮茎楮树根楮叶楮实